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今年夏天,贡川镇龙大村150亩烟田迎来丰收。金黄的烟叶从新落成的烤烟房鱼贯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醇香。这一捧捧“金叶子”,不仅是村民增收的希望,更是三明市、永安市两级人大代表、龙大村党支部书记罗治林带领村民在撂荒地上耕耘出的乡村振兴答卷。
三年前的龙大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种粮农民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像几块巨石压在罗治林心头。为此,罗治林召集村里的镇人大代表高秀招、李永平、余增发、李德伟、黄文凯,一边踩着泥泞的土地深入察看每一块撂荒田,一边挨家挨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
最后,在村部晒谷场上的一场露天“板凳会”达成共识:将闲散土地统一流转给村合作社。李德伟代表第一个响应:“我家5亩地租给合作社,每年1000元租金,比荒着强!”有了人大代表牵头,罗治林带领代表到村民家中耐心做工作,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以年均200元/亩的价格成功将村里300亩闲散土地流转至村合作社,并在当年就迎来了水稻与蔬菜的丰收。
首季丰收并未让罗治林满足。意识到传统种植效益有限,他又和其他人大代表反复调研商议,拟定了一个升级方案:由镇属国企以年均250元/亩返租合作社土地,引入“烟-稻-菜”轮作新模式。
然而一个新的难题又出现了:贡川镇已二十余年未种烟叶,烤烟房等关键设施严重缺失。为了解决设施农用地审批难题,罗治林向镇人大寻求帮助。镇人大迅速行动,与永安市人大联动,组建工作专班,积极推动,仅用两个月便完成了烤烟房用地审批。
用地审批进行的同时,罗治林紧锣密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与灌区建设,并成功引入第三方专业烟叶与优质稻种植团队,为龙大村注入“农业五新技术”与专业农技服务的强劲动能。
至此,龙大村创新的“村合作社+镇属企业+专业团队+农户”的“烟-稻-菜”轮作体系正式构建。今年,新建的8座烤烟房投入使用,150亩烟田喜获丰收,亩产干烟叶达210斤。更令人欣喜的是,该模式带动周边12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成功实践了“资产活化有租金、股份合作有股金、村民就业有薪金”的“三金”富民模式。
烟叶丰收的喜悦未散,罗治林又带领村民投入优质稻的播种当中。如今,龙大村已成为贡川镇粮食产能区水稻“五新”技术示范片。为推广成功经验,在镇人代会上,罗治林提交了将全镇15个村撂荒地流转打造“烟-稻-菜”种植基地,实现村财村民双增收的建议。该建议得到永安市、贡川镇两级人大高度重视和大力督办,这一模式将在2026年扩大至450亩。
不仅如此,罗治林还深入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先后提交了优化贡川公交线路、加大农村文旅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耕地保护等建议,持续为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代表作用。
从撂荒田到种出“金叶子”,龙大村华丽转身,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等多项荣誉,罗治林也荣膺“三明市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
罗治林表示,下一步,他将紧盯打造特色“贡”米品牌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这一目标,继续秉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为乡村振兴贡献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