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代会 > 市人大十二届六次会议 > 代表专访
“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236.9万亩……”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泰宁县朱口镇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童小发,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尤为关注。
“还给农村一片绿水青山,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童小发说,看到市里决定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他很是感动。今年,他们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也打算在垃圾污水处理、生态护岸防洪堤、生态风水林建设等方面,为村民们多办些好事、实事。但是,仅由村里来做这些事,容易出现因资金困难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而且也很难形成工作的常态化,所以童小发在参加市十二届人代会第六次会议期间,提出了“把农村垃圾处理,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
身在市里开人代会,心里却牵挂着全村596户2319人的幸福生活。童小发告诉记者,到去年底,龙湖村基本完成了新村建设,其中有190多户700多人住进了杉阳明韵式建筑的新房里,还有350多户1400多人住的也是3层高的砖混房,只有50多户200多人的居住条件还没得到改善,预计要到2018年才能让家家户户都住上3层高的小洋楼。村里的所有村道,也都已全部硬化,出行条件大大改善。村民们有的在田里种植烟叶,有的进行水稻制种,还有的在山上种些绿茶、红茶,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童小发十分兴奋。如今,村里建起了工业园区,已有2家竹制品生产企业、1家石材加工企业、1家红木家具制造企业入驻园区,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为今后增加村财收入奠定了基础。
去年,龙湖村还建起了农贸市场,不仅使年村财收入增加了10万元,还解决了村民们在省道上赶集、影响交通的问题。下一步,村里还要充分利用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入毛竹加工企业,并由村里兴建厂房租赁给这些企业,以增加村财收入。“这件事,开春后就动工,今年底就能完工。”童小发对心中蓝图里的厂房满是期待。
“要发展,也要绿水青山。”童小发说,今年县、镇、村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朱溪河综合治理工程,要在龙湖村境内的朱溪河沿岸,采用钢筋石笼作架子,再灌上泥土、包好草籽,修建起两条生态护岸防洪堤。这样既满足了防洪功能,又能恢复河流的天然属性;既美观,又能呈现出原生态。这项工程建好后,还要在河岸边修建凉亭、步道,让村民多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至于如何建设生态风水林,童小发还从26日下午的代表团审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时,泰宁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张文生提出建议:今后造林,不能只种两种树,要多种阔叶林,才更有利于保护生态。联想到以往龙湖村造林,一般都种杉树和松树,童小发觉得,今年再造林时,也得向县林业部门建议,以造阔叶林为主,特别是在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带,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