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松:聚焦乡村发展 情系民生福祉

2024-12-21 09:35   来源:三明日报    字号:   

1e7ecea3-7f7f-4c35-88d5-19e3adbe7175.jpg

黄宝琴 文/图

  “农村出好货,好货出山门。大家好,我是‘小吃书记’张昌松,这次我们来到沙县区夏茂镇岩坑村开展助农直播,村民们带来了很多当地的优质土特产。冬笋在一号链接,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拍。”镜头前,省、市人大代表、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松正拿着冬笋,隔着屏幕向网友展示销售。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是张昌松绕不开的履职重点话题。去年3月,依托“跨村联建”,他联合5个联建村的党支部书记,孵化“小吃书记”视频账号,展示推介沙县小吃传统制作工艺、小吃文化、沙县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仅仅一年多,“小吃书记”账号粉丝量就突破6万人,拍摄发布了100多条短视频,参与各类助农直播带货活动100余场,售卖农特产品超万斤。

  在张昌松看来,助农直播不仅能够将农特产品卖上好价钱,让村民得实惠,还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助推乡村振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农特产品走出大山面临着资金、人才缺乏,宣传力度弱、产品上架难等各种问题。如何让数字化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张昌松提交了《关于运用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建议进一步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强化农村电商直播培训和指导,加速培育农村电商直播人才,把直播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有关部门要及时批复相应的农特产品生产许可证,让农特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流程化、合法化,解决直播平台限制问题,促进农特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我的建议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及认真办理,确定围绕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抓好包含数字经济、电子政务建设在内的紧缺急需专业人才招引;引导各县(市、区)打造以自身特色产业为基点的电商直播创业孵化基地……”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逐一落实,张昌松由衷地高兴。

  “为了让助农直播之路越走越宽,我们正准备建设一家加工厂,对农副产品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深加工,破解产品上架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对于未来,张昌松信心满满。

  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同时,张昌松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在经过深入的走访调研后,围绕优化完善乡村产业布局、人才梯队建设提交了多条建议。

  情系民生谋发展。张昌松奔波在乡村之间,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致力于交出一份合格的履职答卷。今年,他将目光聚焦在盘活利用撂荒土地上。在他看来,部分撂荒土地坡度高,水稻种植难度大、成本高,希望有关部门立足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践行大食物观,允许撂荒坡地种植山芋、洋姜等农作物,让撂荒地焕发新生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