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始终扎根种业,数十年如一日,用平凡琐事诠释了一名企业家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关爱民生的动人之歌。他就是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仁晖。
从最初的建宁种子公司到现在的禾丰种业,吴仁晖白手起家,一路摸爬滚打,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前几年,公司入选“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生产的水稻种子销往国内16个省(市、区)水稻产区。
建宁县是全国最大的县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左右。“这里的地理气候、自然生态、海拔高度适合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加上政府重视,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都走在了前列。”吴仁晖说。
散户经营、缺乏龙头、集聚偏弱,随着产业的发展,“阵痛”随之而来。如何进一步壮大这个产业?
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吴仁晖提交了《关于做大做强三明“中国稻种基地”的建议》,提出从科技兴种、项目扶持、挂钩帮扶、保障权益、产业融合等方面为产业“强筋壮骨”,重点培育几家竞争力较强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实现抱团发展。
吴仁晖深知个人不成规模的经营,难以抵御前行的风雨。作为当地种子产业的创业者,他想得更多的是让建宁水稻种子抢占市场、做大蛋糕。
种业发展,科技先行。禾丰种业自成立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一直在替人代种,从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近年来,禾丰种业公司在优质稻品种选育与开发上不断探索,在业内闯出了名声:“野香优系列品种”多次在省上评选活动中获奖,与合作单位选送的“软华优系列品种”也从众多参选品种中脱颖而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梦想可以改变人生。吴仁晖的人生与种子相伴相生,在用心做好种业的同时,他也时刻在思考,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和担当。
2016年底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吴仁晖始终以炽热的代表情怀关注民生、传达民声,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他积极参加各种调研活动,主动跟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把他们的困难和意见向上反映,努力当好“传声筒”;他坚持诚信经营,以一己之力帮助百姓共同参与种业发展,带动众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除了关注种业发展,这几年,吴仁晖陆续提出《关于加大对城市贫困居民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建宁县赏花景点周边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建宁县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经费补助的建议》,涉及脱贫攻坚、养老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同领域。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吴仁晖主动捐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转瞬,春耕在即。吴仁晖坚守一线、服务一线,带领公司同仁一如既往地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为客户提供充足货源;同时,发挥种业技术优势,指导农户早谋划、早落实,做到疫情防控、春耕备耕两手抓、两不误。
代表履职,永远在路上。吴仁晖说,自己要多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多下基层、多与群众交谈,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履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真正当好一名代表、造福一方百姓。(杨燕蓉 连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