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偏远农村饮水安全短板

2022-01-04 10:48   来源:三明日报    字号:   

  领衔代表:廖祥初

  建议内容:受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人员等因素影响,一些偏远农村饮水安全依然存在建设标准过低、管护机制落实不到位、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难度大、水源保护区森林保护与采伐矛盾突出等短板问题。建议:一是更加重视偏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村级供水安全管护机制。三是持续强化水源地治理监管力度。四是探索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

  办理情况:一是关于偏远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方面。计划到2025年,全市各县(市、区)将基本建成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规模化水厂(日供水1000吨)服务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偏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二是关于供水安全管护机制方面。计划到2025年,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同保障”的目标。三是关于水源地治理监管方面。计划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中式、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排查整治全覆盖。四是关于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方面。水源地的生态公益林每年每亩补偿22元-23元,水源地的天然商品乔木林每年每亩补偿23元,水源地的人工商品林探索赎买试点,作为生态公益林储备库,纳入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千吨万人供水工程28处、供水人口千人至万人工程233处、供水人口千人以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097处。偏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了17个百分点,水质合格率提升了24个百分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