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为新三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0-04-24 11:08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丁哲

  16日,出席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审议了市法院、市检察院工作报告。代表们普遍认为,“两院”服务大局有贡献、法律监督有措施、社会治理有担当、队伍建设有成效,“特别是在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工作成效显著,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代表们对“两院”在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加大执行攻坚、加强法律宣传、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两院”要在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肖明光代表认为,“两院”要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钟诗伟代表认为,“两院”要合力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争当企业的“娘家人、贴心人”。洪晖代表说,“两院”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让既定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形成长效机制,以不断优化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健康、全面发展。

  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各个方面,涉及立案、审判、执行、破产各个阶段。林金龙代表建议法院要加强破产审判工作,依法清理“僵尸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陈登辉代表认为法院要慎用冻结财产等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行为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法院要进一步加强涉诉企业的司法援助,特别在执法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困难和诉求,不搞‘一刀切’,尽量采取柔性执法,更好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陈显卿代表建议。陈俊华代表认为,法院在将企业经营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尽快走出困境。丁绍文、艾美龄代表说,“两院”要探索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对农业产业、小微企业发展给予更多的法律援助。

  在加强执行攻坚方面,于卫闽代表认为,法院执行工作虽然走在全省前列,但依然任重道远,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实效,在执行过程中要区别不同情况,对于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让“老赖”无处躲藏,保障群众合法利益。陈汉良代表说,法院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健全财产保全、社会征信以及答复反馈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司法合力。廖善朋、张炳顺代表认为,法院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破解执行难问题,对逃避执行对象要坚决采取强制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以案释法震慑“老赖”行为。陈立兵代表说,法院要在解决“基本执行难”问题上持续发力。

  “两院”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但代表对法律宣传工作提出许多期许。王进足代表建议,“两院”要加强普法宣传,突出以案说法,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提升普法宣传实效,努力在“治未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杨芳萍、肖红缨代表说,“两院”要多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如直播、抖音、美篇等新方式进行普法宣传,让人民群众动动手指就能获取所需的法律知识,提高普法实效。陈琳代表说,检察院要加大宣传力度,更加贴近群众,把工作室建在群众中,切实加强与群众的互动联系。官汉聪、陈文华、张乃军代表认为, 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加强部门联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学生犯罪。黄雪香代表说,“两院”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加强对小商小贩食品安全的法制宣传,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监督力度,以案释法,提升基层群众法律意识。邱丽洪代表说,“两院”要定期入园区、进企业针对女性职工开展普法宣传,并提供法律援助,提高女职工的维权意识。谢翠姬代表说,“两院”要选编一些群众密切相关的案例,采取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普法实效。陈雷代表说要加大对军人开展普法活动的力度,丰富普法内容和形式。

  工作做得好不好,机制来保障。围绕“两院”相关工作机制完善,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何光桂代表说,市法院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对民事纠纷,提前介入,在基层化解。杨胜代表认为,要把司法调解和信访排查机制充分利用起来,发挥最大功效,将一般性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诉源。龚祖清代表建议,加强诉前调解,探索创新调解机制,处理人员与案件逐年增加的矛盾,保障执行质效。曾胜、黄金伙代表认为,要进一步做好生态公益诉讼工作,探讨实行民事公益诉讼和实行简易审判程序。林承日代表说,市法院要加快推进法官助理制度改革,严把员额法官入额条件,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市检察院要更加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加大对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检察力度,促进依法行政,继续探索公益诉讼的方法途径,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