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莉
曾铮,福建省人大代表、三明市梅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为其取名“铮”,寓意坚强、勇敢。
无论身处何方,曾铮始终追求实干担当、奋勇向前。
她坚守医务人员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入党时立下的铮铮誓言,铭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有的职责,而作为母亲,她却无法给孩子应有的陪伴……
“新手”代表在路上
今年年初,曾铮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的《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建议》被列为8件重点督办建议之一。知道这一消息,她心里有些意外,也有些欣喜。
时光回到两年前,给曾铮人生履历里留下重重一笔的庄严时刻。
2018年1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曾铮光荣当选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第一次当人大代表,还是省人大代表,感觉身上还有很多不足……”曾铮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人大代表履职征程。
曾铮说,作为一名“新手”代表,学习如何当好人大代表成为其首要任务。“多了一个身份,责任担子更重了,时常感觉到‘能力恐慌’‘知识恐慌’。”
如何应对这些恐慌?曾铮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从前看国家政策,曾铮主要关注现象和细节,而如今她更关注对理论框架和总体格局的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代表法》《监督法》《组织法》……在办公桌,在家里,像这样的书籍随手可拿。平时工作忙,曾铮便忙里偷闲,得空就拿出一本看看,就连参会的途中,她都会掏出手机,阅读收藏的学习资料。
“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新代表”曾铮“上任”后,工作和学习基本上占据了她的全部时间。时间有限,她也尽量争取多走到群众中,多倾听和体会群众的心声,为他们鼓与呼。
“我家孩子才上小学,就要戴眼镜,可怎么办?”“孩子近视,有没有办法逆转?”“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多要借助手机才能完成,孩子不近视才怪。”……生活中,常常有人向曾铮咨询这类的问题,作为一名疾控人和人大代表,家长的烦恼牵动着她的心。
2019年,福建在全省各类学校中开展视力不良率监测,三明是监测点之一。当时,梅列区主要由曾铮带领科室人员在做这项工作。在整理数据和进行统计时,曾铮发现,近几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已经呈现出年龄小、人数多以及度数深三个明显特点,而且近视率居高不下,这让她感到防控工作很紧迫。
曾铮说,“每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要学到才艺、本领,视力防护也不能落下,这才是健康的体现。”为此,她提出了《关于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建议》。
“看电子产品,每20分钟眼睛要休息两到三分钟;做作业最多不能超过40分钟,在休息眼睛的时候看远处,尽可能六米以外远;食物要多样化,多吃玉米、胡萝卜等对眼睛有利的食物,少吃甜食,然后配合运动……”曾铮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背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饮食、户外运动时间等都能左右孩子的视力。
曾铮还建议,如果允许,可聘请专业卫生人员兼任学校卫生副校长,负责指导学生卫生工作,将包括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及新冠肺炎防控等工作常态化抓好抓细。“多措并举才能预防近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必须关口前移,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曾铮提出的这件建议由省教育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目前建议已办结。曾铮郑重地在代表反馈信息栏上写上:满意。她说:“省教育厅最后答复中的各项措施比我当时写的建议还要周全。”
履职两年来,曾铮共提出7件建议,涉及免疫规划工作、加强慢病防控、加大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开展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评估标准制订及培训工作等。
“因为工作性质等原因,目前提的建议主要立足本职,希望下半年多到群众中走走,及时掌握最真实的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转化为议案建议。”曾铮表态,希望能够交上一份让群众和自己都满意的履职答卷。
携爱前行,青春无悔
19岁那年,曾铮踏出校门,投身卫生防疫一线工作,至今已26个春秋。她把青春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之前的非典防控,还是现在的艾滋病预防,都能带头冲在一线。
2007年,梅列区报告了首例艾滋病感染者病例。没有规范的预防职业暴露经验,也没有预防药物。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曾铮坦诚,当时接这项工作也有所顾虑。“但有病人了,就必须要上!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更要义不容辞,在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病人在医院治疗后,接下来就由疾控中心接管了。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曾铮长年累月勇敢奋斗在艾滋病防治工作最前沿,为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随访、提供咨询服务和治疗等,每个环节都认真到位。面对患者,她没有逃避、没有歧视,而是给予真诚的关爱。
帮忙协调低保、耐心疏导不良心理、替他们保守秘密……曾铮的诚心换来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信任。
梅列区疾控中心有专门的咨询室,每天都开放。有的“老病人”指名要见曾铮,在他们看来,曾铮几年来的随访管理一直都很让人放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一点儿也不受影响。
曾铮感慨,“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宣传,了解它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让大家不再谈‘艾’色变。”
曾铮负责的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工作多次受到了国家、省、市表彰。不仅如此,她分管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顺利通过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级考评验收,成为福建省首批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最亏欠的人却不怪她……
“早晨我起床感到有点累,看见妈妈又去上班了,爸爸已经好多天没回来了,妈妈每天也都很迟才回来,整个家都显得空荡荡的。”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在帮助很多很多的人,虽然他们没有时间照顾我,陪在我身边,帮助我学习,但是我不怪他们,我知道他们努力地工作,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是为更多人的健康而奋斗。”
这些话来自曾铮的儿子,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里。初次看到它,曾铮止不住泪流,儿子的懂事让她倍觉亏欠孩子太多。
疫情期间,曾铮的爱人奋战在新冠肺炎病人治疗一线,连续80多天没能回家。曾铮忙于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及返校学生疫情防控宣传、指导、演练,每天早出晚归。家中老人又刚好生病住院……孩子没人照看,如何是好?
儿子会煮水饺、做蛋炒饭,曾铮狠狠心,跟孩子做好“约定”:自己待在家,饿了就拿妈妈提前做好的米饭做蛋炒饭。就这样,孩子被曾铮“关”了两个多月,一直到五月份开学。
“工作上是真的无怨无悔,但确实委屈了孩子……”曾铮再次忍不住泪水,哽咽地说自己最对不住的就是孩子。
工作一茬接一茬。4月7日高三开学前入驻学校,一直到最近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开学后一周,曾铮负责十几所学校的防控工作,包括指导设置通道、临时隔离点、隔离室及规范体温检测、巡查等。
曾铮说,“工作量、责任都很大,但作为一名疾控人、党员、省人大代表,我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