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倩
5月25日至27日,为了做好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长根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财经委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2019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及市本级决算情况进行调研。
深入调研摸情况
5月2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了市审计局关于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审计局今年重点审计了全口径预算、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情况,审计了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体育局等4个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和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了职业教育、社保就业、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5个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收储和存量情况、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和资本运营管理情况、市本级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落实建设情况及资金管理情况、建宁县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并对上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新预算法赋予了审计部门更多新的职责。市审计部门在每年的同级审计中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特别是专项审计富有针对性,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但是有些问题在每年的审计中反复出现,建议要在督促整改上年度同级审计发现问题的的同时,完善监管机制,着力解决预算执行中反复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林坚说。
“市审计部门突出了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大资金的审计监督,如实反映了2019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指出了预算管理、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审计建议,并加强了对上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19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长根肯定了审计部门近年来的工作,并对审计部门下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整改责任清单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清单制度,继续实行台账管理,采取‘挂账销号’的方式紧盯问题不放,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制度化、长效化,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5月26日下午,调研组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市本级决算情况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林坚认为:“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这本账的收支决算情况来看,年终结转结余达到3.39亿元,占支出总额的比重过大了。建议要严格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快资金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支出的执行率,健全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些老问题年年审计年年有,比如部门预算编制中结余资金未编入年初预算、项目资金年年结余年年安排等,问题的症结在哪?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这类问题不能屡审屡犯,能否从改进管理的角度上寻找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市人大财经委委员李应春说。
紧接着,郭颖委员就财政部门如何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改进预算编制的工作措施进行了询问,在了解到财政部门已出台了事前绩效评估、监控运行、结果应用管理等3个暂行办法后,建议要扩大专项资金重点评价的覆盖率,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真正做到把绩效重点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相挂钩,切实取消或削减低效、无效资金,优先保障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近年来,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的观念有了较大的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长根肯定了市财政部门的工作,同时要求财政部门,“要优化预算编制模式,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杜绝大量财政资金在部门单位实体账户中沉淀。要统筹配置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加大各类资金统筹力度,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快建立专项资金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市本级决算有关情况,调研组于5月27日到沙县了解2019年部分中央、省、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财经委员会收集了预算专家组的审查意见,对2019年市本级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依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审查结果报告,切实发挥了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职能。
认真审议献良策
6月28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9年三明市本级决算(草案)的报告、关于2019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市人大财经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进行了审议。
陈俊华委员针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就加强市区财源建设建议: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关于做好财政增收节支管理的若干措施》,落实“一企一策”“一业一策”,支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夯实财源建设基础。要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积极组织非税收入,堵塞收入征管漏洞,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资源收益和滞留在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要制定清缴措施,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有序实施土地出让计划,保障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保持土地出让金收入平稳增长。认真研究“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措施,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疫情防控、重大项目建设等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及省上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从构建地方主题税种的层面,提前研究谋划税收基础。”
审计查出问题具有普遍性、系统性、连锁性、重复性等特点引起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陈俊华委员认为:“很多屡审屡犯的问题都属于体制机制性问题,涉及面很广,情况也很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层面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整改。建议从体制机制入手,从深化改革入手,查找问题根源,从源头治理,杜绝问题再次发生,提高审计整改工作实效。”
余梦华委员提出:“财政部门要依法行使财政监督职能,持续加强对脱贫攻坚、地方政府债务和财政专项资金等领域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规范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防止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滞留,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保障各项政策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加强对预决算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提升预决算公开的质量,充分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郭颖委员建议要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强化预算单位绩效主体意识,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要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把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建议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专家库资源,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着力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和权威性。
“要以审计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注重绩效评估成果运用与问效追责,对部门财政资金沉淀较多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张运明委员建议。
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从不角度、不同层面对加强市本级财政工作、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提出了意见建议。
6月29日上午,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三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9年市本级决算的决议》。
相信,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我市财政预决算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政府“钱袋子”使用将更合理,百姓“账本”将更明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