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向全民健康进发——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专题询问会侧记

2020-11-13 09:13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杨燕蓉

 

    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刚需,事关百姓福祉。

    2012年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持续推进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四年前,我市医改继续深化,组建总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组建区域健康管护组织,努力构建体现价值医疗、价值医药、价值医保的新型保障体系。三明医改,朝着全民健康再进发……

    健康管护组织建设情况如何、百姓家门口优质医疗资源能否实现、卫生健康信息化互联互通情况怎样……百姓关心关注的健康保障热点问题,也是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监督的重点。

    1028日,一场关于“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卫生保障体系建设”专题询问会举行,由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的“出卷人”,正认真考问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关部门及医疗机构。

    面对面监督,点对点交流,专题询问在彰显人大监督刚性的同时,也暖到百姓的心坎上。

为百姓“看好病”鼓与呼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往小康的路上,健康不能“掉队”。

    经过多年持续改革,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负担有所减轻,就医、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2019年,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住院个人次均自付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7.84%2.93%,均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的增幅;去年全市人均医疗费用1734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组组数据映衬出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也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改革红利。但现实中,药品耗材虚高、医院缺药、信息互联互通不畅等改革痛点难点堵点还是不同程度存在。

    让百姓“看好病”,市人大常委会职责在肩。经过多次调研及从市人大代表收集到的民声民意,经过整理、筛选,此时,与百姓就医相关的问题正抛向有关部门。

    “虽然我市建立了药品耗材招采平台,实行最低价中标,但现实中药品耗材虚高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关部门有何应对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余梦华语气平缓,但问题尖锐。

    “三明地方体量小,药品耗材使用量仅占福建省的3%、全国的1‰,无法真正撬动药品市场价格,特别是进口原研药品、进口耗材、国内独家品种,仅靠一个城市、一个省份难以通过谈判把价格降下来。”对于这个问题,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也无奈,但他表示,下一步会持续深化医药改革,及时跟进对接国家及省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结果,进一步做实做强“三明联盟”跨区域联合采购,保障群众获得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于卫闽牵挂在心。

    回答这个问题的还是徐志銮,他表示,早在2012年,我市就已经建立了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2016年起将中药饮片纳入门诊报销范围,2018年再度释放医改红利,降低了门诊报销起付线。目前,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一个年度普通门诊费用1000元以下由个人自付,1000元至3000元部分由统筹基金按标准支付,其中一级医院支付90%,二级及以上医院则是70%。改革个人账户方面,我市较早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已经扩大,除了个人自用,直系亲属可用于购买商业补充健康保险、支付预防性免疫二类疫苗费用、缴纳职工医疗互助金等。

    “医院临床药品不足,医生要患者去外面药店自行购药,这种现象存在吗?如何加强药店网购药物监管?”“转外就医应转未转,耽误患者及时治疗,怎么改进?”……

    事关百姓就医的点点滴滴,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都熟稔于心。会场上,苏玉振、黄月珍等委员如接力赛一般,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出,化作现场监督的生动实践。

    为营造优质就医环境“一问到底”

    优质就医环境,对医院精细化管理、医护队伍建设、医生诊疗水平提升等提出更高要求,这是医改推进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节点,也是提升百姓就医幸福感的重要一环。

    医生是医疗工作的主体,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我市在推行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医生年薪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等,让医务人员薪酬待遇逐步提升。去年,全市公立医院薪酬总量14.06亿元,为改革前的3.68倍;医务人员平均年薪从改革前的4.22万元提高到去年的12.52万元。

    医院工资总额仅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不相干,这是年薪计算工分制的一大亮点。但在执行中,个别公立医院存在计算工分制不到位、报送方案与执行方案不一致的情况,市人大代表卢美菁认为,长此以往会挫伤医务人员积极性。

    对此,市第一医院院长周章彦表示,医院通过引进工分制绩效管理平台,对基础工分与绩效工资及奖惩工分进行细化,医、护、行政后勤以541的比例分配,通过几年的运行,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科学、医护人员认可的计算方式,为其他医院薪酬计算提供了借鉴。

    日益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稳住”了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脚步,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现象却普遍存在。

    “基层医疗机构想要优质人才,又苦于招不到,编制只好空着。相关部门有什么应对之策?”市人大代表陈沈慧问道。

    对此,市卫健委主任肖世宣表示,市里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现有人才培养,通过差别化基层卫生人才评价、本土化医学毕业生培养、优化岗位职数结构比例、推行县招乡用等举措,引导一批优秀人才下沉基层。

    除了医生和医疗水平,方便、快捷、顺畅的就医渠道,也是优质就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打通市、县上下,总医院内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最大限度方便患者?”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谢辉添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十分关注。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卫生信息市级平台升级改造,加快县域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纵向畅通市县、横向整合县级医疗资源的有效模式。同时,通过总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例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为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找准新的方向和路经。

    立足便民惠民。这三年,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投入持续增长,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不断完善。对“互联网+医疗”,肖世宣充满信心。

    百姓对医改评价如何,满意度测评来说话。“近三年,我市公立医院满意度总体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为何?”对于打造优质的就医环境,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一问到底”,黄圣团委员刚说出口,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大家都为这棘手的问题暗暗捏把汗。

    对此,肖世宣分析了满意度测评得分低可能存在的原因,并表示将通过加强教育引导、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加以整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立医院崭新的风姿风貌,将会呈现在人们眼前,为提升我市“医疗窗口”形象加分。

    为全民健康“把脉问诊”

    治混乱、堵浪费,建章程、立制度,治未病、大健康,我市医改在经历以赚钱为中心、以治病为中心后,如今已经进入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区域健康管护组织建设如何、医防融合有没有新的进展……在会场,委员们把对大健康的关注转化成尽心履职的担当,群策群力为全民健康“把脉问诊”。

    “我市区域健康管护组织总体情况如何,发挥了什么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赵明、郭颖就共同关注的热点相继发声。

    目前,我市12个县(市、区)均组建了总医院(医联体),县域内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为解决预防为主不到位、防治融合不紧凑等问题,我市还推动公共卫生单位改革和疾控中心改革,逐步打破职责分工界限、医防业务界限和服务收费界限。

    健康管护组织在推动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下放,开展健康筛查、干预、管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预防关口前移,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的同时,也为人们筑起疾病“防火墙”,为全民健康默默发力。据统计,去年总医院基层分院诊疗量为475.65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40.81%

    摆事实、亮数据,肖世宣的应答让在场人员频频点头。从治已病向治未病,我市医改为健康“守门”,尽心尽责当好百姓的健康管家。

    慢性病管理是大健康格局的重要一环。2018年起,我市组织开展了慢性病一体化管理攻坚战,设立管理绩效考核奖励金,免费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6种慢性病39种基本药物,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中,还存在各地管理不均衡、服务水平有差距等问题。

    怎么解决?对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立兵的这个问题,肖世宣表示将通过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快信息数据共享、完善慢病管理流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等举措给予逐步解决。

    婚检是避免遗传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预防措施,做好婚检工作、预防出生缺陷是对生命的尊重,更能体现我市医防融合的新成效。但近几年,全市婚检率呈断崖式下降,怎么扭转这一局面?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廖丽青在会场寻找答案。

    对此,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林光资坦言,自从20153月,省里规定不得强制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后,我市婚检率确实下滑明显,由此也部分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市民政婚姻登记窗口旁边加设婚检孕检咨询窗口,方便新婚夫妇检查。

    疾控中心如何融入健康管护组织、人社部门如何核定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的增量……对于全民健康,委员们“意犹未尽”,把百姓心中的诸多困惑“打包”进场,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解决之道、突围之策。

    当然,专题询问始于问,但决不应止于“答”。对此,市政府副市长张元明表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区域健康管护体系,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加强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永远在路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积富在专题询问结束时要求,我市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办医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继续深化和推进三明医改,当好全国医改工作的排头兵;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努力健全完善健康管护组织,不断提升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求各级人大要加强监督,推动我市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保障体系。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