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办好代表建议,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回放

2021-01-08 14:28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代表共提出建议223件(其中闭会期间代表建议6件)。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和办理代表建议,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沟通,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高建议办理质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督办月”、办理结果“回头看”等活动,加大督办力度,推动代表建议办出实效。从办理结果看,代表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的占93.3%,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的占92.4%、基本满意的占7.6%,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下摘登部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推进三明学院与荆东片区校村融合发展

领衔代表:李衍坤

建议内容:荆东村紧邻三明学院,地处市区“南大门”,其规划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但长期以来,这里的自建房杂乱无序,环境卫生脏、乱、差,与三明学院的发展极其不相称。建议:一要加大三明学院与荆东村环境整治力度。二要规划建设三明学院商业步行街及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三要尽快启动荆东村“棚户区”改造。

办理情况:市政府将荆东片区整治提升开发建设项目列为2020年市领导挂钩“五个十”重大项目,市领导多次专题研究、现场推进项目建设,荆东片区开发建设进展明显。一是规划设计提标提级。按照打造产教城融合示范区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展规划设计,已完成荆东、荆西片区概念性规划方案,编制富兴堡-槐林片区概念性规划方案,盘活槐林片区近2000亩土地。本轮富兴堡-槐林-荆东-荆西协同开发建设规划总面积8.5平方公里,可增加计容面积320万平方米,形成有效投资200亿元。二是土地征迁超额完成。完成土地征收777.97亩,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三是项目建设超序时推进。荆东片区在建项目11个均超序时推进。其中,光禄街道完成改造,污水处理厂、学院实验幼儿园、荆东老街、荆东学生街、学院西大门等5个项目计划2021年春节前建成投入使用。四是环境质量有效改善。累计整改环境问题200余处,新增绿化3200平方米,启动荆东小溪整体提标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荆东小溪黑臭水体等环境顽疾得到有效治理。

 

加大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力度

领衔代表:池明流

建议内容:要加大力度,抓好教师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巡课听课、定期考试制度,完善名师引领制度,加强教师源头培养。二是抓好校长队伍建设。严格校长选拔任用,明确校长管理职责,完善校长绩效考核,提高校长综合素质。三是抓好教研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准入条件,配齐配足教研员并做好系统培养。

办理情况:市政府加大教师、校长、教研三支队伍建设力度。一是着力打造业务精结构优的教师队伍。落实协同培养机制,强化与名校结对帮扶,全市共选派409名校长、教师赴厦门对口学校挂职锻炼、跟岗学习,180名教师赴北京研修培训,1600余名教师接受名师线上授课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和骨干教师83人到我市讲学指导。加大教师培养招聘力度,从2018年起委托三明学院开展师范生公费培养工作,已先后招生369人;出台《加强和改进师范生培养九条措施》和吸引高校师范类人才来明专项政策,2017年以来累计引进省内外优秀毕业生700多名。创新教师“编制池”制度,2019年从市本级调剂1696名事业编制给梅列、三元、大田和直属学校。二是着力打造理念新管理强的校长队伍。近三年,专门安排500多万元经费,用于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全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由1500多人增至2600多人。三是着力打造水平高专业化的教研队伍。通过整合三明电大和市教科所,成立三明教育学院,构建了我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新平台、成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基地。

 

促进三明市水果产业发展

领衔代表:陈泽尊

建议内容:我市水果产业存在果品营销体系不健全、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不高、产业特色不明显、规模化经营少、生产效益较低等问题。建议:一是稳定面积,提高产量。二是建立果树苗木繁育圃和品种储备园。三是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生产。四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五是强化产后果品商品化处理。六是建设果品交易市场。七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办理情况:市政府将水果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列入全市现代农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一是推进特色果业种植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南方优质落叶果树产业带、优质柑桔产业带建设,建成全省最大的落叶果树生产基地、第二大柑橘生产基地,三元区、永安市获第一、第二批福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二是提升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现有水果类合作社307家、家庭农场147家,近五年来,评选水果类市级示范社23家、示范场57家。企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在2019年新一轮龙头企业评选中,水果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占比8.6%。三是加大品牌创建推介力度。每年安排700万元打造包括果品在内的农产品品牌,“三明蜜桔”市级果品区域性公共品牌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在福州举办专场推介会,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做大做强三明“中国稻种基地”

领衔代表:吴仁晖

建议内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议:一是科技兴种,培育自有品种。二是在项目向上申报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市有关部门要挂钩帮扶种业企业。四是保障维护制种企业和制种农户的权益。五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办理情况: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省发改委已将该项目列入2020年谋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清单,并下达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20201130,省政府发文继续支持我市“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预算资金2000万元。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也明确表示支持。二是持续扩大制种规模。预计2020年全市制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3%23.9%,分别比2015年提高910.5个百分点;2015年以来,全市14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三是大力开展品牌创建。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品牌、“北有张掖、南有建宁”、“建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第一超级大县”等称号逐步获国内种业行业认可,“建宁水稻种子”成为全国首个水稻种子地理标志商标。四是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2020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国第3个、福建省首个以水稻种业为主导产业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是着力培育本土企业。科荟种业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水稻种子企业;六三种业、禾丰种业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农作物种子企业;天力种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企业。

 

调整沙县行政区划

领衔代表:杨兴忠

建议内容:经过调研分析,沙县撤县改区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建议:进行撤县改区,保留“沙县”名称,设立沙县区。

办理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了先期论证,组织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可行性专家论证。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市政协十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分别研究审议,一致通过三明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通过会议座谈、实地个别访谈、无记名问卷调查、发布公告等方式,广泛征求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离退休老同志,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乡镇(街道)干部、村(居)民代表的意见,得到干部群众认同支持。在全面形成共识后,将《三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正式报送省政府,872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分别研究同意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8月底,省政府已正式行文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已受理并批转民政部审核。下一步,将加强与国家民政部的沟通汇报,争取早日通过审核审批。

 

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项目列入第一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及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

领衔代表:刘小明

建议内容:宁化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是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的重要实践地。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宁化县委托专家团队编制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化段)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建议:协调国家中宣部、发改、文旅等部门将该项目列入第一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及国家、省“十四五”规划项目。

办理情况: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接争取力度,取得积极成效。我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初步列入省级规划的65个项目已启动43个,宁化县获省级文旅专项资金300万元;中央苏区纪念馆主体项目已竣工,展厅整体提升改造已完成并试运行;红旗广场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积极申报宁化长征出发地革命旧址群为第九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11月累计投资1960万元,各项目正有序推进。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推进我市养老产业发展

领衔代表:陈联双

建议内容: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种方式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十分必要。建议:一是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社区的建设。二是构建养老护理培训平台,开展养老护理教育服务。三是加快制订支持发展养老产业扶持政策。

办理情况:一是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服务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改造升级照护型床位,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加快推进有供养需求的完全失能特困老年人实现集中供养。二是持续深化医养合作共建。全市138家养老机构,通过与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急救、转诊等合作机制;全市已建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58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039个,签约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20.43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9.2%。三是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依托养老服务龙头企业与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及养老服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班,形成“产学研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市一线养老护理员800余人,岗前培训率100%。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床位1.94万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至82.7%,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加快提升市区供水质量和能力

领衔代表:陈建芳

建议内容:市区供水由下洋水厂、贵溪洋水厂和富兴堡水厂三座制水厂承担,其中下洋水厂为主供水厂,担负市区约80%的供水任务。三座制水厂源水均取自东牙溪水库,应急时由备用水源——薯沙溪水库供应。随着东牙溪和薯沙溪水库上游污染物不断富积,水体富营养化呈发展趋势,加快市区供水质量和能力提升迫在眉睫。建议:一是改善源水水质。二是规范设置取水口。三是完善监测指标。四是理顺管理体制。五是收购备用水库。

办理情况:市委市政府将“市区饮用水源东牙溪水库进水口分层取水改造工程”列为2020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推进水源污染治理。累计完成投资5056万元,实施东牙溪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20201-11月,东牙溪水源地Ⅰ-Ⅱ类水质比例达92.9%,较去年同期提高33.8%。二是规范设置取水口。在现有竖井式进水口上游,新建岸塔式多层取水进水口,分3层选取水库中最优最好水源供给制水生产,计划20212月前竣工交付。三是完善监测指标。建成东牙溪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每4个小时自动监测酸碱度、电导率等11项指标,所有监测数据均联网上传至“福建省生态云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控平台”,接受监督;在水源地安装3套生物指示装置,第一时间排查处置水体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四是设立水源管理机构。经市编委批复并挂牌成立市水源保护中心,负责东牙溪、薯沙溪水库巡查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重塑满园春老商圈城市名片

领衔代表:何光桂

建议内容:满园春商圈存在受新型商圈及电商冲击、停车泊位不足、交通拥堵、商业业态较低、购物环境落后、商务写字楼功能老化等问题。建议:一是合理定位,对部分硬件设施进行局部改建,重新包装,提升商圈文化档次。二是编制商圈业态地图,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大力发展商圈新业态。

办理情况:一是发展夜间经济,打造特色街区。重点改造新和路和仁路口至五路口路段(己列入省上规划项目),打造“明品明味”一条街,形成特色步行街区,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和来明游客“夜生活”重要打卡地。二是发展线上经济,建设“云上”商圈。目前,满园春商圈企业、商户中已有夏商百货、百草灵药业上线“饿了么”,开展网购配送到家服务。梅园餐馆、天元酒店等数十家餐饮商铺通过线上接单、店内备餐、专人配送方式,提供外卖服务。三是提升市容市貌,建设美丽商圈。将对整体街道面貌、道路设施进行提升改造,重点解决人设分流、交通拥堵、泊位不足等问题。

 

加快建设碧桂园综合市场

领衔代表:卢美菁

建议内容:据统计,碧桂园有近3万居民生活,尽管社区周边有小便利店、小超市等,但仍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很多居民需到徐碧等市场购买农副产品,生活不够便利。建议:在碧桂园规划建设一座高标准规范化的综合性市场。

办理情况:梅列区政府积极与市自然资源局沟通对接,在碧桂园范围内多次进行规划选址论证,计划在徐碧甲头BC地块(文化路至市公安局下山专道斜坡荒地)上规划配建一座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徐碧街道于202052962在碧桂园居民中进行线上征求意见,参与居民1450名中有90.76%同意在该地块建设。下一步,梅列区政府将尽快完成农贸市场选址规划,尽早启动建设,满足碧桂园小区居民生活需求。

 

推进“政务App”平台整合重组

领衔代表:钟蕴达

建议内容:近年来,各种“政务App”涌现,为政府服务提供更多举措并给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基层干部带来负担。建议要加大整合力度,将不同APP整合到一个平台,如可整合到“e三明”;要引导平台不要过多的追求留痕考核,而是把更多评价权留给群众。

办理情况:目前,我市统一建设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三明)已经上线160个城市服务,涵盖了医保缴费、刷码购药、社保补助申领等服务内容。20199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通知》,市级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由市数政中心综合评估,未建设的App若是重复建设的,无法通过该中心评审。对市直部门已经建成的App能够整合到e三明的,都逐步整合到e三明平台。“e三明”对部门的考核主要围绕服务上线情况和市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近期计划上线e三明App城市服务好差评功能,把服务的好坏让市民来评价。

 

清除城市“牛皮癣”进一步美化城市

领衔代表:吴雅颜

建议内容:我市非法户外小广告(“牛皮癣”)随处可见,严重破坏城市形象,必须彻底整治。建议:一是制定相应的惩治措施,对违反者严厉查处。二是加强执法部门和服务部门的联系,避免各自为战。三是设立举报热线。四是发动市民及志愿者等开展专项清除非法小广告公益活动。

办理情况: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市城市管理局加强督促梅列、三元区城管部门结合开展“八个一”、“迎国庆”等市容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及时清理主次干道乱张贴小广告。一年来共清理各类小广告约40万处。督促小区物业公司及经营门店业主共同参与整治活动,做好各自单位楼幢、物业小区及门店周边的小广告清理整治。二是实行市场化运作,市区主次干道乱张贴小广告清洗、保洁工作均承包给物业管理公司。三是开展全民义务劳动,发挥“e三明”平台监督作用,切实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大力发展三明森林康养旅游

领衔代表:钟春燕

建议内容: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商业综合体,是健康产业的一种连锁经营新模式。森林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大,将成为大健康产业下的新业态、新引擎。建议:一要规范引导力促产业发展。二要统筹规划建设康养基地。三要完善设施配套政策扶持。四要加大宣传提升公众认识。

办理情况:一是加强森林康养产业引导。出台了《三明市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的意见》,从政策层面引导、规范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策划出台《三明市森林康养基地评定办法(试行)》等文件;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做好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编制了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和7个市级试点基地规划设计,已完成大田桃源睡眠小镇、将乐鹭鸣湾(梅花谷)、将乐龙栖山等3个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评审。三是完善设施配套政策扶持。将森林康养纳入文旅康养产业,出台《三明市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推动组建全市森林康养基地“十养”联盟,促进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换,抱团闯市场。四是加大森林康养宣传力度。利用e三明、学习强国等新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滚动式宣传“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

 

促进民宿产业发展

领衔代表:聂清华

建议内容:近年来,我市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但受基础设施、政策引导、人才匮乏等条件限制,民宿产业规模小,功能单一,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建议:一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改革步伐。二要强化服务保障,引导健康发展。三要强化融合创新,加快品牌塑造。

办理情况:近年来,我市立足绿野青山、源头活水、美中胜景等资源优势,以“做旺人气、培育主体、提升品质、加强监管”为重点,把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绿野乡居”特色民宿旅游全面发展。2015年以来,全市共评选出“绿野乡居”民宿112836间,“绿野乡居”民宿特色村5146间。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乡村特色的高质量民宿深受欢迎。下一步,市政府及文旅部门将着力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三明市民宿管理办法》,建立相关行业组织,规范民宿行业管理。二是开展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旅游村创建工作,打造精品民宿。三是成立三明市乡村旅游民宿协会。四是培养民宿旅游行业人才。五是加强统筹营销推广,进一步打响“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