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永安是原中央苏区的东线门户和战略要地,抗战时期与重庆、桂林并称三大抗战文化中心,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永安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工作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推动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努力实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2021年4月7日至8日,永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全市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深人各地察看革命文物保护情况,并召开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斟酌、几易其稿,最终形成《关于我市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供永安市委决策参考。报告详细分析了永安市红色资源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建议:要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打响永安红色品牌;整合资源,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部门协同做好政策对接,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接待水平等。
4月28日,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70次主任会议,专门听取市政府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情况的汇报。大家积极建言,对永安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罗汉提出,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更好传承,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创新展陈形式,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5月8日,时任永安市委书记蒋先东对人大调研报告作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吸纳。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大力推进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与此同时,永安市各级人大代表也十分关注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近三年来提出相关议案建议近20件。如邓仁英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发挥安砂老区特色优势的建议》,建议做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朱昌域代表提出《关于小陶红色文化深挖掘的建议》,建议把本土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好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宣传教育功能,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砥砺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永安市红色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近几年,市财政共拨付各级财政资金3800万元,用于旅游专项提升工程、革命遗址提升工程、苏区展馆运行、文物保护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了红色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建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机制,先后制定《永安市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方案《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并公布部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等文件,为做好革命遗址保护、管理、理利用、立项修复和争取资金建设等工作奠定基础。
市政府文旅局开发出“互联网+中国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动服务平台”,提供 VR 展示、电子凭票、无人讲解、无人导览等扩展功能,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永安市还建立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联络制度,从公益诉讼角度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按照红色历史教育、红色文化宣传、红色旅游发展、红色研学基地的功能定位,培育马洪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永安市职业中专学校、永安市青水畲艺等9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游客等群体参观学习,以翔实的图文资料、多样的展陈方式展示苏区革命史迹和历史贡献,进一步促进红色研学实践、红色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
同时,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坚持“事业+产业”创新模式,积极打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集结出发地和宣言发布地、南方三年游击战策源地和东南抗战文化名城”等红色抗战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集结出发地纪念公园、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永安抗战文化公园等红色标志性项目建设,持续唱响红色永安品牌。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护开发红色资源与促进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目标。
……
目前,永安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集结出发地纪念公园”已建成,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永安抗战文化公园等红色文化品牌逐渐形成。政府部门也在积极编制《永安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正朝着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方向良性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