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社会建设篇:凝心汇民意 聚力惠民生

2021-12-31 15:20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卢素平

  集思广益 托起幸福“夕阳红”

  养老是民生之要,社区养老服务牵动着人大代表们的心。

  五年来,市人大代表们从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养老服务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广聚民意,用一个个真知灼见,推动全市养老服务水平再提升。据统计,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们提出养老工作相关建议22件,占103件社会建设类建议的21.4%。

  在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林雯玲等代表提出《关于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陈联双、郑雪珍代表提出《关于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推进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将这两件代表建议列为当年的重点督办建议,通过发挥重点督办建议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养老相关问题有效解决和落实。

  代表肩负履职使命,建议关乎民生大事。

  针对林雯玲代表提出的建议,市民政局联合各相关部门及时回应,提出强化养老用地保障,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优惠补贴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加强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建立养老服务监管机制等举措,凝心聚力托起幸福“夕阳红”。

  收到陈联双、郑雪珍代表的建议后,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市直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持续深化养与医合作共建,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落实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全市老年人筑起了幸福温馨的生活港湾。

  措施有效,成效突显:截至今年6月,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40.5张,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4.42%;去年,我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长者食堂送来“舌尖上的温暖”,日间照料中心、乐龄家园让老人们融入集体,老有所乐……如今在三明,越来越多老年人过上了“吃不愁、病不忧、乐有伴”的幸福晚年生活。

  群策群力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人大代表,更要应民生之盼,解民生之忧。

  2019 年1月,彭玉坚代表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的建议》,建议吸引更多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热心社区工作的年轻人加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

  顺应民生期盼。

  2019年4月,市人社局联合各相关部门针对彭玉坚代表的建议,通过举办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班、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拓宽社区工作者晋升渠道等措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肩负“代言”使命。

  2021年1月,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余梦华、谢辉添等代表提出《关于将我市业主委员会管理工作纳入社区管理范畴的建议》;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张文君代表提出《关于疫情常态化管理中社区治理的建议》……

  鼓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所在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委员会委员;加强基础保障,统筹推进小区“邻里驿站”建设,高标准打造老年康养近邻服务示范点;普及居民应急意识,组建小区应急队伍,培育多元的社区自治主体……循着代表呼声,市委组织部、市城管局等单位积极作出回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凝心聚力为民解忧,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心系民生福祉。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作用发挥,积极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对于确实需要政府统筹协调的代表建议,适时列入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予以重点推进。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今年5月、6月,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围绕社区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治理和服务、社区运转及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管理等问题,对我市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并进行专题询问。

  6月24日,我市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情况专题询问在市委礼堂举行。“考官”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考生”是市民政局、应急局、城管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对一”提问,“面对面”答复,有力推动了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持续创新工作思路,优化社区治理方法。

  目前,每个社区必须配足配齐不少于5名社区工作人员、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10万元。”市民政局基层政权科科长张必珍介绍,为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我市还建立起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开展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助幼、助教、助医、助老、助困”等服务内容。

  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居民“夜谈会”,大事小事开诚布公谈一谈、议一议,确保事事有回音……社区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建言献策 打造技能人才高地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具体的部分。

  针对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不足,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训不够重视,职业教育不够强问题,2019 年1月,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官汉聪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庄伟廉等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三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收到代表们的建议后,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及时提出加强正向激励,营造重才氛围;推进产教融合,壮大技能人才;拓宽培养渠道,提升技能人才;抓好政策落实,稳定技能人才等举措,凝心聚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为培养海西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夯实基础。

  2020年2月,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抓住海西建设带来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推进改革创新、落实保障措施,加快三明职业教育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落实情况如何?2020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推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发展。

  一个个凝聚着代表心声的有力措施,推动着我市职业教育向着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家,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20多家,基本形成多职业工种的培育体系;市第二技校正在申办福建交通技师学院。

  我市大力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先后投入了8000多万元,培训近10万人次技能人才。人社部门正会同教育、财政等有关单位从抓重点、强阵地、促提升等三个方面下功夫,全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三年来,全市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4场(次),以赛促训,有力提升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服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效逐渐显现。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人数增幅居全省地市第3位,交出了漂亮的职业教育领域“答卷”。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