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1月5日晚上8点半,家住三元区山水御园小区的王琳刚辅导完孩子的期末复习。“教育问题,是我最关心的事情。”王琳说,她的家中有两个在学龄期的孩子。
“‘双减’后,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下滑?”“‘双减’是开始了,可是孩子的升学压力还存在啊。”采访中,记者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还是存在着困惑,甚至焦虑。“希望代表、委员在市两会期间能多多关注教育,多提好的意见建议,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王琳坦露了自己的心声,这也是许多家长内心的期盼。
王琳的期盼,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话题。市人大代表、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宏在两会前的调研中了解到,我市率先实施的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三大工程,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推进不够平衡,成效不尽相同,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打造高效课堂还存在差距。两会期间,李宏将就此话题与代表们交流探讨,共同为我市的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李宏建议,要集聚全市教研力量,为各学校提供菜单式教研支撑,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形成三明特色的高效课堂新模式。上级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加强对教育评价改革和课堂建设的指导,进一步探索和实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类评价机制,促进教育改革和“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同时,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加大托管服务保障政策支持力度,由省市统一制定课后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指导性收费和补助标准,进一步增强教师参与积极性,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并与高效课堂建设紧密结合。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我的孩子在县城高中读书,感觉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市区还是存在着差距,身边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到市区买房,寻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家住尤溪县城的洪明程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百姓对教育的期盼,怎么回应?怎么落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市人大代表、宁化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宁化第一中学校长吴太明对于高中教育的发展问题密切关注。近年来,宁化县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一主两翼”基础教育新模式,以“学·导·用”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如何让山区县域学校发展不掉队?吴太明提出,随着国家对高中评价方式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迫切需要建立县域高中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鼓励县域高中优秀教师“安居乐业”。针对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线上和线下教学并存的教育形态,建议以市级为单位,采购优秀学生线上培养的强基课程、竞赛课程、培优课程,有利于三明市优生培养,让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王琳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国家提出“双减”后,孩子的作业少了,学校还提供了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丰富延时服务内容,增设手工、烘焙等劳动课程,“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也能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延时服务时有更多选择。同时,王琳希望人大代表们能多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办教师待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问题。
眼下,“双减”政策持续发力,我市各地立足本地实际,努力发挥教师专长,提升课堂效率,丰富服务内容,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做到“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推进“双减”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