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张林昊
2023年8月30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市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023年上半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会上,结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我市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预算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审议上半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既“点题”,指出计划与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破题”,精准把脉开方,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对民营经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部署。8月16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就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进行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8月29日,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三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动力。
民营经济是推动三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所在、关键所在、希望所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计划报告时关注的热点。郭颖委员建议,要细化我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强化预期引导和政策兑现,加强要素协调保障,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用工用能、市场拓展等难点、堵点,提振发展信心。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林坚委员建议,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让民营企业发展更安心。要大力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项目供地标准化、投资项目建设代办制改革,集中精力解决项目“临门一脚”问题,加快推动项目快申报、快审批、快落地。
着力扩投资促消费
上半年,全市3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3.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6%,超序时5.6个百分点。67个“抓大促高”在建项目完成投资86.9亿元、占年度计划54.2%,超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双过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从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看,大项目好项目不足,新入库项目425个、同比下降63.8%,160个省重点项目平均投资5.89亿元,仅为全省平均数的25%,全省最低,投资拉动后劲不足。为此,江长虹委员建议,要用好用足示范区建设、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政策机遇,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我市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盘子。
“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中提到,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04.97万平方米,下降40.1%。全市入库土地出让金收入10.69亿元,仅完成年初预算的10.67%。针对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土地出让金收入短收严重问题,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下一步有何具体工作举措?”陈建芳委员点题发问,并建议要用好政策工具箱,引导房地产企业优化房源供给,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同时,要加大土地招商推介力度,加快落实年初土地收储、出让计划。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的会议指出,要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上半年,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增长0.1%,零售业销售额下降0.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降6.2%、10.6%。批发、零售业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住宿、餐饮业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均居全省末位。
如何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于卫闽委员建议,要持续实施“乐购三明”促消费提升十大行动,加快恢复住宿餐饮、商超购物等传统消费,提振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体育消费试点市建设,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消费,培育发展露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型消费。
保障财政平稳运行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1.74亿元,完成年初代编预算数的55.28%,同比增长14.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13亿元,同比下降1.8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59亿元,完成年初代编预算数的10.53%,同比下降31.8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77亿元,同比下降19.04%……”政府预算“四本账”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预算报告时关注的焦点。
受市场因素影响,钢铁、水泥等我市传统重点制造业税收分别同比下降74.3%、48.4%,合计拉低全市税收增速11.3个百分点,重点税源减收较大。蔡金明秘书长建议,要加强财源培植,强化重点税源跟踪监测,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税收收入等信息分析制度,及时研判税收收入趋势,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同时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效盘活资产资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上半年全市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1.86%,与收入增长相比支出滞后10.07个百分点,财政支出进度滞后。”林坚委员建议,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好各类财政资金,分清项目轻重缓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重点保障民生领域资金需求,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社会事业短板。要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加强库款调度保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针对政府债务管理,吴江潮委员建议,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规范地方性政府债务“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专项债券穿透式监管,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进度,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稳妥有序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