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3年第6期

建设美丽吉木

2014-05-07 10:50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詹开域
   走进尤溪县联合乡吉木村,映入眼帘的是“路平、沟通、屋净、墙白、瓦灰、园美”的新景象。夜晚,伴随着声声虫鸣,村里的吉祥公园跳起了欢快地广场舞,蜿蜒的小溪边,三三两两的人群漫步在柳树下,这只是联合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但提及现在景象,村民们感慨声中饱含了对乡人大及其代表所为的认同和赞许。
   吉木村位于吉木溪下游,福银高速穿村而过,距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然而由于近年来,吉木溪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河床不断抬升,一遇暴雨,周边的农田即被淹,加之汛期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了村民的房屋及生命财产安全。村民渴望对吉木溪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但客观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乡村两级的财政显然难以支持。
   可喜的是,2010年10月,县政府把吉木溪流域的治理纳入中小流域治理的试点工程之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河道疏浚、堤岸生态修复,完善道路功能,公共景观和休闲公园建设等综合治理。经过有关部门设计,河道需清淤、建筑护岸2公里,铺设3.5米宽的生产道路1.5公里,改建长度35米的危桥一座,建设两岸绿地和吉祥公园共2.5万平方米,并对210户的砖混房和77座木质房进行立面装修和屋面改造,总投资达960万元。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乡人大主席团及县乡人大代表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加强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和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但在工作中,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发现部分村干部和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认为小流域治理就是上级给钱,为大家办好事,不用自己动手干活,所需的一切政府都会安排好。面对这种现象,主席团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才能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综合治理?治理要怎样才能顺利进行呢?
   河岸护堤、公园建设需要占用农田和菜地。主席团成员决定以此这突破口,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部分人大代表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深入农户家中交心谈心,宣传小流域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在代表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下,一块位于中心地带占地20亩的最肥沃的农田,被涉及的农户自愿无偿地让出,以休闲为主题的吉祥公园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2012年10月,工程开工后,为促使工程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乡人大主席团主动邀请吉木溪流域沿线村的县乡人大代表出谋献策,并号召代表在小流域治理工作中积极参与,以身作则,在工作中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不少代表发挥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领群众为工程建设出工出力。
   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候,乡人大主席团又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对吉木村的建设工程进行调研视察,听取乡村和家园共建理事会的汇报,并深入现场察看,及时发现问题,走入家家户户,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同时把收集到的建议意见整理转交到乡村两级,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些意见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认真研究,对一些合理的建议认真抓好落实。根据建议,水利和项目部门积极探索小流域治理的新方法,组织项目团队技术人员攻关,在河道护岸建设中利用生态网格代替传统的石砌方法,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发改、财政、农业、水利、烟草、库区、农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推动解决资金不足影响建设的困境。
   吉木村现已打造成为景观别致、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田园风光和小桥流水格调的新农村综合整治精品示范村。应该说,这一成效离不开乡人大主席团和人大代表的共同作为和努力。我们期待这个美丽的乡村再谱写崭新的新农村建设的篇章。
(责任编辑:张  铃)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