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职体会
2015-03-31 10:25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梁丽珍
1998年底,我光荣地当选为将乐县人大代表。1998年至2014年,我已经当了16年的人大代表了。16年来的履职经历,让我对人大代表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如何更好地履职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回望这16年走过的历程,感慨万千。既感自豪,又感不足,仍需自我完善,再接再厉。
学习
代表的履职,给予了我学习知识的动力。当选为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这份责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深恐自身知识的贫乏和本领的恐慌。而面对百姓殷切的期待,同样给我增添了强大的动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大代表成为我的追求。因此,学习成为我的一种工作和生存的需求,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人大代表要履好职,要学的东西很多。要学政治,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做政治上的坚定人;要学法律,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做依法监督的明白人;要学理论,增强理论水平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做理论上的清醒人;要学业务,增强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做业务上的精通人。基于此,我不止是满足于知识性的学习,更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达到广口径、宽领域,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建真言、献良策上,从而,无愧于人大代表的殊誉。
将乐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对人大代表进行了履职培训,这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在履职培训中,我更全面了解将乐县基本县情,深知人大代表的义务和责任,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抓住每个机会去学习、去思考、去表达。每一次培训活动我都认真参加,也许我只能听懂一点点,但哪怕只有一句话对我履职是有利的,那就是收获;每当从媒体报道和身边万象中有了思考和感悟时,我会像写微博一样把它记录下来;每一次会议我都认真准备发言,尽量保证发言真实、专业、科学;每一次下社区,对于百姓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我都要求自己不带任何观点先听进去,理解他们的心情,然后通过合理的渠道转达给有关部门。
在我看来,当代表和当学生差不多。参加学习培训、视察调研就是“学习”;时常对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相当于“复习”;在人代会上的发言,提出议案、建议则是“考试”;现在我谈履职体会就是学后的“反思”。
实践
16年的履职生涯中,我的履职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以前我认为凭着专业技术人员的良心、思考和执着,就能维护好百姓的利益,16年后的今天,我感觉到了当年的肤浅,人大工作不是在思考中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
16年的履职,特别是下社区过程中,我真正认识到我所需要代言的群体的多元性。百姓的要求未必都是合理的。有时候,街道的百姓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以后多来走一走”,我感到这句简单的话背后是百姓对人大代表的极大信任和支持;有时候,百姓也会对我们说“再解决不了,你们下次来我们也不讲了”,但我相信下次他还是会说,他只是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鞭策。无论他们是怎样的态度,只要是合理的,就应一项项去办;如果不合理,给予真诚的解释,把政府的决策向群众解释清楚,这也是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和代表建议答复单位的沟通过程中,我虽有不惧权威、实话实说的品质,但刚开始履职的时候往往也有说过就不再追究的习惯,就是只给观点,缺乏督促。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合理合法地坚持观点。对于答复意见,我会认真阅读,提出修改建议。在沟通过程中,我也要求自己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做到义正词缓。有时候,相关部门听了我的回复建议,会由衷地对我的坚持表示敬意,进而共同修改;有时候与部门领导交流后仍无法解决,但他们会感受到我的真诚和理解,为以后的解决打好一个基础。县人大常委会每年要收到近百条各类意见,有些问题由于站的角度不同,面对的情况不同,或时机未到,一下子解决不了也很正常,只要把目前能解决的解决了就是好事。
这些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其实每一位领导、每一位百姓和每一位代表的心都是一样的,只要我们付出真心和真情,给予合理、合法的理解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反思
成长是需要不断反思的。有时候成功的经验会被夸大扭曲,但失败的教训却很真实。这16年,面对自己的不足和挫折,我都会在主观上寻找原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刚开始当代表的几年里,我提出的书面意见主要是围绕自己熟悉的医保和社会保障领域,缺乏代表应有的视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一方面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接近与医保职业不同的人群的机会。比如在电器商场,就和农民谈家电下乡补贴;乘公交,就站在公交司机旁边,有机会就问两句福利待遇;在社区里,跟居委会干部谈社区建设方向;跟企业就业人员了解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跟小区业主了解停车问题;跟锻炼的老人聊一下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跟收破烂的阿姨聊一聊他们的生存状况;跟摆地摊的大伯聊聊城管执法;跟卖菜卖瓜的农民聊聊菜贩与菜的运输成本;跟保安聊聊物业管理的瓶颈问题……在日常中,我的视野慢慢开始涉及到最底层的群众,获得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这让我在以后的履职中涉足的领域更宽广。
开始当代表的时候,一些朋友善意提醒我,真话不全说,可我还是会实话实说。我觉得,好的决策不是从一片欢呼声中诞生的,不同声音、不同看法的交锋,才能使决策更完善、更准确。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把群众的呼声、百姓的想法带上去,让政府决策者从各种声音中识别真伪,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片面想法,避免决策后再出现问题时的手足无措。
16年的人大代表历程,让我有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也让我更加清楚人大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也明白作为人大代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与时俱进;只有深入群众、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独立思考、客观分析、敢于坚持才能破除瓶颈,解决问题。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我的履职体会就是:唯有珍惜!唯有努力!
(责任编辑:张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