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温暖迷失少年
2015-03-31 09:47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宁化县检察院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纪实
胡雯芸 陈 欣
2014年1月7日一大早,几名中年男女早早的来到了宁化县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外,不时的向路口张望着,当公诉科科长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时,几个人快步向前,围住他说:“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孩子们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圆自己的大学梦,自从那次打架事件以来,一年多了我们做家长的吃不好睡不好,害怕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法律制裁,现在我们心里的大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伴随着感激言语的还有一面 “真情帮助未成年人,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的锦旗,被郑重的交到了公诉科长的手里。
这已不是该院检察干警们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感谢了。秉持着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宁化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工作,2012年以来,共对7名涉案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其中3人已经考上大学,3人就读于职业技术学校,1人即将参加2014年高考。
因小事一时冲动,高中生触犯刑律
时间回到2012年6月16日,一则消息在宁化这个平静的小县城炸开了锅:宁化县六中的近二十几名学生在学校的后山聚众斗殴,其中有人持刀导致数人受伤。消息传到了宁化县检察院,公诉科立即派员提前介入了解案情,事情竟缘由一件普通的小事:学生巫某去上晚自习时错把吴某的拖鞋穿走,吴某找巫某索还拖鞋时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之后两人相约在后山把事情讲清楚。因言语不合,双方各自邀约助阵的同学很快动起手来,厮打成一片,混乱中吴某的同学陈某从旁边的小卖部中拿出了一把菜刀,冲进人群中,先后砍伤了黄某和张某。此外,陈某自己以及参与斗殴的陈某晟、曾某均受了伤。
案发后,宁化县公安局很快对此事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巫某、陈某等人本是高二学生,2013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但就是因为一时的冲动,面临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挽救迷途的少年,检察官们在行动
数名犯罪嫌疑人既是在校生又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命运牵动着检察官们的心。检察长第一时间指派了具有丰富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经验的检察官负责全程跟踪这个案件,并亲自与县公安局的领导进行了沟通协调,希望县公安局在办案过程中慎用羁押措施,给这些犯错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同时,检察长带领公诉科长、承办人与涉案少年所在的六中校领导协调,让校方不仅要保障少年们的就读权利,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戴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他们,要为他们营造一个不受歧视的学习环境。
案件的伤情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受伤人员两个轻微伤叁级,三个轻微伤壹级,案情也并不复杂,一个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以提起公诉了,但一旦被打上了罪犯的标签,这些少年们的未来又会如何呢?考虑到涉案的少年们基本都是高二学生,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为了不影响少年们的学业,也为了进一步考察少年们知错悔改的决心,检警两家沟通后决定对该案暂缓起诉,对涉案的少年们全部取保候审,给少年们一年时间让他们都能安心的参加高考。
为了彻底打消少年们的顾虑,在案发后的第六天,提前介入此案的检察官们与参与打架斗殴的少年们在宁化六中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见面会。看到检察官们的到来,少年们显得局促不安,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庞,此刻写满了惶恐以及后悔,“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做违法的事了”、“我想读书,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我很后悔,我只是想帮我的同学”,听着少年们追悔莫及的话语,检察官们的心中更加坚定了帮助他们的想法。检察官们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的错误的同时也避免他们背上过度的思想包袱。听了检察官们的一席话,紧张不安的少年们仿佛终于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附条件不起诉,迷途少年终知返
2013年6月17日,高考结束后不久,该案被起诉至宁化县人民检察院。而在这一年中,检察官们一直在关注这些涉案少年们的表现。曾经涉案的少年们统统参加了高考,他们在这一年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比如陈某,原本在班级的成绩一直是倒数,在这一年中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最终考取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巫某原本成绩属于中等水平,而本次高考分数线达到了本科分数线,并在高三学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当天陈某马上给办案检察官打来了电话,告诉了检察官这个好消息,巫某则并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他向检察官表示准备好好复读一年争取考上重点院校。而原本参与斗殴的双方人员之间也互相道歉、冰释前嫌。
根据本案的具体案情结合少年们最近一年以来的表现,检察官们拟对巫某、陈某作附条件不起诉,该院邀请了县人大、县关工委、司法局、学校、社区等各方的代表对附条件不起诉工作进行听证,广泛听取了各方的意见。与会的代表们对巫某和陈某语重心长的进行了教育,并对他们如何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提出了许多希望和建议,同时也肯定了宁化县人民检察院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挽救帮助未成年人方面所做的努力。最终宁化县人民检察院对涉案的陈某、巫某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决定宣布的那一刻,陈某、巫某都激动万分,而陪同两人前来的母亲钟某和张某则忍不住喜极而泣。
附条件不起诉6个月的考验期很快就满了,在这段时间中,孩子们不时地向检察官们打来电话,他们亲切地称呼承办检察官“姐姐”,他们会告诉姐姐“这次月考,我又进步了”、“妈妈生日,我给她寄了礼物”、“学校社团活动,我得了第三名”……在电话中,检察官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断成长,也更加坚定了当初的决定。“这样做,值!”这是该院检察官们共同的心声。
(责任编辑:张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