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调研纪实
郭荔华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面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关乎公众切身利益乃至社会稳定的迫切问题。
回眸:六年关注
民心所向即为“势”。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食品安全环境的期待,应势而动,关注民生。2009年至今已连续6年剑指食品安全,通过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跟踪检查、专题询问等形式,将推进食品安全作为惠民生、保稳定的重点,与全市人民一道打响食品安全保卫战。
——2009年,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情况报告;
——2010年,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组并于市政府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报告;
——2011年,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情况报告,并就食品安全在常委会会议上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2012年,开展食品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再跟踪检查;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情况报告;
——2013年,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情况报告。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又继续将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入年度重要监督内容,11月上旬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的调研,12月中旬听取和审议了政府专项工作情况报告。
调研:不走过场
11月4日一早,由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赴建宁拉开了食品安全调研的序幕。在听取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的基础上,调研组随机抽查了建宁县部分餐具集中消毒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食品加工、饭店及小餐饮店。“市场农产品自检室在哪?”“报告单上已有今天的检测记录,请问今天检测的蔬菜废弃物在哪?”在县农贸市场,调研组成员认真查看着检验报告单并询问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请问集中消毒餐具的消毒液、包装塑料有索票索证吗?”,“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多久来一次,有没有他们的巡查记录?”……通过现场察看、查阅台帐和交流询问等方式,调研组对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第二天,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调研组又冒雨直奔现场,对农贸市场禽类宰杀摊位、市区畜禽肉类摊贩及城郊禽类专业宰杀企业及部分小餐饮店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暗访。随后几天,调研组还先后在大田、梅列、三元展开调研和暗访。短短5天,调研组深入种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餐饮具集中消毒等企业30余家,我市食品安全基本现状呈现在眼前。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各级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财力保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全市列入预算食安综合经费共1902万元,较2013年增加183万元,增长10.63%,尤溪县达165万元,同时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规章与制度。通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有序可控。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是今年的重头戏。原由质监局、工商局、卫生局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 安全监管职责已划入食品药品监管局,目前市、县两级机构、队伍、经费划转正在推进。县级工商、质监与同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整合、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也在进行之中。由于监管体制改革调整尚未到位导致监管力量不足、职能衔接不畅、监管能力弱化等问题尤显突出,形势依然严峻。静水之下潜藏着礁石暗流,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小觑。
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市区禽类专业宰杀批发市场建设进展如何?建成后能否引导市区零散禽类宰杀点统一进入专业市场、从源头上保障市区禽类食品安全?调研组给予了高度关注,冒着纷纷细雨、踏着泥泞山路,调研组一行徒步来到了项目建设现场。
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如何?如何加快推进县级检测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投入分散、水平低下?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工作进展如何?市区餐厨垃圾收运不力、各县工作滞后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调研组。此外,流动摊点、农村集体用餐、农村生猪定点屠宰、畜禽检测检疫、校外托管机构等食品安全,也是调研组的关注点。
“我老婆爱吃豆芽,但自从毒豆芽事件后,不敢买了,市场上有多少食品是能让人放心的?政府如能管好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就是为老百姓解了最大的忧!”在市农贸市场调研时一位群众如是说,这是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真诚的呼声和急切的期盼。
追问:掷地有声
“当前食品安全重要性越发凸显,形势越发严峻,监管任务越发艰巨,尤其在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政府及职能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各尽其职,加强监管,全力保障我市食品安全”,在调研汇报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小华的讲话掷地有声。
12月19日,指针指向八点半,市人大常委会六楼会议厅,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分组审议会场气氛热烈,组成人员纷纷建言献策,充满着真挚的期待、拳拳的关切。
“食品安全点多面广链长,源头监管是治本之策,要着重从生产源头抓好监管,加强农产品、酒店餐饮、畜禽宰杀等食品安全监督,同时队伍力量、技术设备、经费保障要按要求抓紧落实、配备到位。”常委会副主任涂振锟在审议中指出。
“今年市、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尤其是县级监管部门等待“三局合一”,大多处于松散观望状态,监管力度弱化,打击处罚不力,希望政府和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日常监管,严防食品安全事件,推动改革尽早到位,真正实现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陈烈章委员说得干脆。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想了解现在各级检验检测能力如何,除了农药残留外我市是否有能力检测激素这一指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第二医院院长陈少华忧心忡忡地说,“我曾接诊一名3岁就呈现发育体征的孩子,做了多种检查未果,后来爷爷说每天都会买鸡腿给孙女吃,我告知不要再给孩子吃鸡腿试试,两、三个月后孩子再来时症状就消失了,可见外源性激素是祸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太大!”
“学校食堂大家都很重视,监管也抓得紧,食品安全较有保障,但校园周边的小摊贩一直屡禁不止,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希望相关部门要加以重视。”陈红梅委员也积极建言。
“政府应高度重视市区禽类专业宰杀批发市场建设,在项目建成后要及时引导市区分散的禽类宰杀点统一进入专业市场,对环境 脏乱、影响食品安全的窝点要予以坚决取缔”、“食品安全关系到民心稳定,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重拳治理食品安全违法事件,要做好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公示,帮助群众树立信心和安全感。”……显然,关乎食品安全的心声太多太多。
期待:取信于民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推动下,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市食安委迅速召开联席会议,根据调研发现和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分解责任,落实任务,倒排时间进度,狠抓整改落实。市食药监局结合“创城”工作,对小作坊、小食杂店、猪肉摊点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对城区20余家中小学校园周边的近300家小食杂店进行密集检查,同时加大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前店后厂的调查摸底。针对我市各学校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问题,还与市教育局联合下文,加强学校桶装饮用水的监管。市住建局在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监控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加强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各环节的监控。市卫生局明确在餐饮服务监管职能未移交前,对小餐饮店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量化分级管理,切实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连续第六年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的监督,必将为不断推进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注入新的动力;这是政府、部门和责任主体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的一次再出发,期待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食品安全,监督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林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