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5年第4期

人大制度:改革、完善进行时

2015-10-22 09:52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本刊评论员
   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激发了民众更多的诉求,也对政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这意味着这一轮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种以法律制度完善和法律制度创新为基本切入点的改革。
   在这一轮政治体制改革大剧中,人大制度的完善依然成为重头戏摆在了首位。而其需要完善、健全的内容,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给出了很具体的目标。
   自拉开这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帷幕始,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努力就没有停止,改革的进行时就没有结束。
   ——历经十年、两届人大、四易其稿……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首次大修在博弈中终于2014年8月尘埃落定,这显示了预算体制改革之艰,折射了意见分歧之大。
   ——2015年1月,党中央提出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鼓励基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依法开展协商,探索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的要求,为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完善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开辟了新领域,这将进一步提高人大履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修改后的立法法关于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规范授权立法、明确税收法定原则、界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边界、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等亮点引发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8月对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进行修改,此次修改,保障了县乡人大有人员、有机构去议事、去办事,使机构人员的配置与基层人大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相匹配,有利于县乡人大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
   不管是将完善人大制度的任务说成是攻坚,还是描述成破茧成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已在路上,也任重道远。
   随着人大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好新修改的内容,大力加强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6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历史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就能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创幸福未来,实现人民的梦。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