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5年第4期

2015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迎来“期中考”

2015-10-22 09:49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邱靖权

   2015年8月26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发改委主任伍成康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三明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市财政局局长刘万年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三明市201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此前,为做好上半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工作准备,7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陈有极副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对2015年上半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经信委、农业局、商务局、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等10个部门的相关情况汇报,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参考。
   通过全面的调研和深入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上半年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大家认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自身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等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部分指标未能实现“双过半”,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经济运行和计划、预算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肯定我市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经济运行和计划、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言不讳。
   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推进会议精神,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预算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建言、出谋划策。
   抓铁有痕  踏石有印
   全年计划和预算执行目标任务是年初人大会通过的,是全市人民的重托,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方向。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韧劲,全力抓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要认真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加强对当前及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积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在做大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叶清松委员建议。
   苏玉振委员提出自己的看法,“要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深入开展‘敢担当、解难题、立新业’活动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狠抓全年的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强运行调度,强化工作措施,对完成较好的指标,要巩固扩大成果;对序时进度滞后的指标,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迎头赶上,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是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受产业机构不优、产能过剩、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工业产品市场低迷、企业盈利水平总体下降、资金供应紧张、企业关停情况较为严重等。 
   对此,市人大常委会陈有极副主任指出,要按照省委、市委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全力帮扶,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技术创新、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提高冶金及压延、汽车及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烈章委员提出,泉州在转型升级方面有许多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应该学习泉州经验,研究培育众创空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梳理策划一批智能制造项目,加快数控技术、智能技术的推广运用。
   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的问题,徐红华委员认为,要把省政府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增长“10条”和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7条”等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到位,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叶清松委员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突破口提出建议:“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全力实施好列入省上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市‘十百千’项目和市区重中之重项目,加强‘三维’项目对接,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特别要集中力量保障浦建龙铁路三明段、南三龙铁路、中国住宅产业联盟基地、通飞MS760飞机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转型升级就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有潜力、有希望,也有困难、有阵痛,既要给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压力,也要给企业转型升级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仪代从习总书记的“两鸟论”谈起,得到了在场众多委员的认同。
   管好钱袋子  四两拨千斤
   公共财政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如何管好钱袋子,在拓宽财源的同时,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上半年,我市预算执行存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完成全年任务较为艰巨;税收收入持续下降,重点税源减收明显;土地基金收入滞后,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对此,叶清松委员分析到:“上半年,全市和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下降3.5%和3.95%,分别仅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7.49%和49%,未能实现‘双过半’。另外,全市和市本级土地基金收入进度明显滞后。而许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呈刚性支出,收支矛盾压力加大。”紧接着,他提出建议:“要加强市本级财源建设,培育扶持一批重点税源企业,做好重大项目接续工作,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建设,努力培植新的财税增长点,切实提高税性收入比重。要依法强化收入组织,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税收的监控,加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力度。强化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征收管理,加快土地基金收入进度,保持基金稳定增长。”
   李新华委员围绕财政支出问题建议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好各类财政资金,盘活整合存量资金,重点保障教育、医改、社保、文化等民生方面的资金需要。同时,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加大力度清理土地基金挂账,防范财政资金风险。
   “要针对当前我市财力有限、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研究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陈烈章委员从创新投融资方式的角度提出保障公共服务的举措。
   常委会上,委员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全年计划和预算执行取得好“好成绩”解难题、提思路、出实招。会后,常委会还将把审议意见送交市政府。
   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期中考试”才刚结束,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期末备考”就已悄然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书写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林坤根)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