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5年第4期

西滨镇人大让教育事业泛出光芒

2015-10-22 09:43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卢爵椿
   “变化真大”,“既美化了校园,又给群众一处很好的锻炼场所”,“想不到建成后,比规划图上还要好。”.....当西滨镇镇长蔡濠和人大主席马不停蹄地从村里赶到尤溪四中时,听到县教育局的几位领导对尤溪四中2014年塑胶跑道操场项目赞不绝口。“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硬件和软件一起抓,着力把教育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提上去。”蔡濠向县教育局领导介绍时,下午4点多,塑胶跑道远处还有学生在上体育课。“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让西滨的教育事业泛出光芒”人大主席陈隆凯看着远处的学生坚定地这样说道。
   据统计西滨镇现有中心小学1所、教学点2处,幼儿园1所,中学1所,在校人数达3000多人,为教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如何从教育的硬件上突破,努力完善软件教学水平,一直以来即是党委的中心工作,又是镇人大主席团依法履职中重中之重工作。
   从2013年开始,镇人大主席团就把教育工作纳入了长期依法监督工作计划,并制定了以人大主席牵头组成调研组的调研计划,多次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对我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质量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通过边调研边反馈边解决的方式,先后深入调研幼儿园、中心小学、尤溪四中,听取幼儿园、中心校、尤溪四中的教育工作情况报告。
   调研组通过调研认为,全镇的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老师的工作热情较高,教学硬件设施也在完善,教学质量在不断上升,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取得的成绩明显。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幼儿园规模偏小,随着集镇人口的聚集,学前儿童不断增加,许多学前适龄儿童不能进入公办幼儿园读书”。
   “小学综合教学楼建起来的时间较长,目前比较破旧,有些都可以归属危楼”。
   “尤溪四中部分老师还住在已经是危楼的原印刷厂宿舍,甚至有些未婚老师两个或三个人住一间,导致老师队伍不稳定,骨干老师和年轻老师一直想往县里或条件好的乡镇调;学生也在往县里或条件好的学校挤,致使本地学源流失”。
   为此,调研组积极征求解决教育困境的意见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和方案,利用县人大常委会到乡镇开展“联系代表月”活动组织县人大代表座谈的机会,及时提出“建设尤溪四中教师周转房”的建议,并在县第十六届四次会议上联名提出建议,并得到采纳;建议政府通过相关政策,争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跟紧项目进度,力促项目落地生根。督促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提升教学水平。
   “我们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学校的老师有一个好住处,学生有一个好的上课环境。”镇人大主席陈隆凯这样说道。2013年与企业协商在中心小学,共投入18多万元,建起了一个多媒体教室,圆了网络教学的梦想。2015年1月县人大第十六届第四次会议上,西滨镇、尤溪口镇代表团在分组讨论时大家积极发言。
   “就西滨镇尤溪第四中学的教师住宿问题,要尽快解决,提请县委县政府把该项目列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盘子。”
   “随着集镇的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西滨镇幼儿园的规模也要不断扩大,满足广大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
   ……
   代表团把几项建议提交给县人大常委会。并由镇主要领导密切跟踪。 
   通过镇人大主席团的努力,2015年镇新建幼儿园项目、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尤溪第四中学教师周转房项目已通过立项,幼儿园正在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土地审批和方案图审;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正在财审;尤溪第四中教师周转房项目已完成红线图,正进行地质勘探和可研材料制作;尤溪第四中学生宿舍楼项目已完成用地审批。……。
   “2015年是西滨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之年,人大主席团将依法监督,从项目实施、工作进度等方面及时追踪项目落实。”“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兴,则镇兴,教育工作将来依然是人大主席团长期监督的重点,要让西滨镇的教育事业泛出光芒。”镇人大主席陈隆凯说到。
   (责任编辑:林坤根)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