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6年第1期

李斌、吕火星、童小发、王录等代表想要说的

2016-05-16 10:03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彭  峰

李斌: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明溪县胡坊镇党委书记李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强,则农民富。如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正是眼下胡坊镇迫切需要谋划和解决的问题。”
     在李斌看来,现代农业应该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经营方式、发展理念来推进农业建设,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效益、竞争力。而就胡坊镇而言,目前有10600人,2.6万亩的耕地,但近40%的人口外出务工,而且外出的大都是青壮年,这就造成了许多耕地出现了抛荒现象,再加上镇里的耕地田块小、山垄田多、洋面田少,现又面临经济下行态势,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困难,这些都成了镇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有困难,也有优势。随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胡坊镇也通了高速公路,明溪南收费站就在镇境内,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胡坊镇的矿产、林木等资源都很丰富,这些又是镇域经济发展,并助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这些年,胡坊镇致力加快土地流转,重点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及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推动土地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和集约化,逐步提高农民收入。现在,胡坊镇已经拥有了“荣华竹业”、“柏亨农场”、“玫园果蔬”、“家家蔬菜”、“大山金线莲”等农业龙头企业,还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小农水、粮食产能工程、烟田基础设施、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农田基础设施,这又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可以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增长极。
     在谈到胡坊镇今后发展思路时,李斌说:“今年市里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既是对我们历年来发展思路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力度的鼓励,使我们信心倍增。”下阶段,胡坊镇将努力寻求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精准扶贫的最佳结合点,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的各种因素和特点,完善“村、组、户”三个层面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图,因地制宜,精准布局,分类施策,推动胡坊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说到当务之急,李斌认为,首先要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其次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要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到,实现农业强、农民富,既是我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初衷,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面对新一年的农业工作,李斌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吕火星:深化林改 释放活力

     林改,改出了什么?林子大了,林农富了,村财多了。在市十二届人大代表、三元区岩前镇乌龙村党支部书记吕火星看来,最重要的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农民发家致富的道路更宽了。
     1999年,乌龙村施行林改,分山到户,主要是为了盘活林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但是农民经营林子的水平不一,有的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把林子管护好,所以还有一部分林农,不得不在林子之外寻找出路。近20年来,乌龙村的许多青壮年,纷纷出外谋生,导致了许多林子缺乏管护。近几年,村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原先分到家家户户的林子,以林地流转的形式,集中到有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的林农手中,由他们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由于形成了规模经营,在林地道路交通、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流转出林地、不再参与具体经营的村民,既能出外赚钱,又能拥有林地的股权,每人每年还能拿到500元的林权分红。此外,村集体还可以从中获取每年34万元的村财收入,用于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
     吕火星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一条极为正确的道路,乌龙村正是通过深化林改,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活力。”目前,村民们自办的林木加工企业有7家,年产
     值多的有1000多万元,少的也有100多万元。有50多位村民,就在这些企业上班,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乌龙村现有326户1283人,村民们购买的轿车有180多辆,一半以上的家庭有了私家车,全村近95%的农户盖了小洋房。
     谈到今年的发展思路时,吕火星说,他正打算采用一种让林地可持续收益的法子,来规划人工成熟林的采伐。根据林子成熟期为26年,他想将全村的可采伐林分成26片,每片近200亩,每年采伐一片,再将采伐后的林地,对本村村民进行招标经营,租赁期定为26年,所收租金的70%分红给村民,30%作为村财收入。
     “采用这种办法,大家年年有收入。”吕火星笑着说。

童小发:要发展  也要绿水青山

     “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行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236.9万亩……”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泰宁县朱口镇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童小发,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农村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尤为关注。
     “还给农村一片绿水青山,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童小发说,看到市里决定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他很是感动。今年,他们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也打算在垃圾污水处理、生态护岸防洪堤、生态风水林建设等方面,为村民们多办些好事、实事。但是,仅由村里来做这些事,容易出现因资金困难而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而且也很难形成工作的常态化,所以童小发在参加市十二届人代会第六次会议期间,提出了“把农村垃圾处理,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
     身在市里开人代会,心里却牵挂着全村596户2319人的幸福生活。童小发告诉记者,到去年底,龙湖村基本完成了新村建设,其中有190多户700多人住进了杉阳明韵式建筑的新房里,还有350多户1400多人住的也是3层高的砖混房,只有50多户200多人的居住条件还没得到改善,预计要到2018年才能让家家户户都住上3层高的小洋楼。村里的所有村道,也都已全部硬化,出行条件大大改善。村民们有的在田里种植烟叶,有的进行水稻制种,还有的在山上种些绿茶、红茶,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童小发十分兴奋。如今,村里建起了工业园区,已有2家竹制品生产企业、1家石材加工企业、1家红木家具制造企业入驻园区,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为今后增加村财收入奠定了基础。
     去年,龙湖村还建起了农贸市场,不仅使年村财收入增加了10万元,还解决了村民们在省道上赶集、影响交通的问题。下一步,村里还要充分利用毛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入毛竹加工企业,并由村里兴建厂房租赁给这些企业,以增加村财收入。“这件事,开春后就动工,今年底就能完工。”童小发对心中蓝图里的厂房满是期待。
     “要发展,也要绿水青山。”童小发说,今年县、镇、村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朱溪河综合治理工程,要在龙湖村境内的朱溪河沿岸,采用钢筋石笼作架子,再灌上泥土、包好草籽,修建起两条生态护岸防洪堤。这样既满足了防洪功能,又能恢复河流的天然属性;既美观,又能呈现出原生态。这项工程建好后,还要在河岸边修建凉亭、步道,让村民多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至于如何建设生态风水林,童小发还从26日下午的代表团审议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当时,泰宁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张文生提出建议:今后造林,不能只种两种树,要多种阔叶林,才更有利于保护生态。联想到以往龙湖村造林,一般都种杉树和松树,童小发觉得,今年再造林时,也得向县林业部门建议,以造阔叶林为主,特别是在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带,更应如此。

王录:城市建设要有个性

     “城市要想让来去匆匆的人们记住它,就必须要有个性。”在谈到城市建设时,市十二届人大代表、明溪县住建局局长王录有着自己的思索:“我觉得应该从注重规划引领、注重补齐短板、注重精细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城市建设,使其彰显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王录深有感触地说:“就明溪县而言,按照‘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和‘东拓、西进、南延、北展、中提升’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已编制完成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现正在着手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王录还提出建议:由市里牵头,邀请规划设计名师为全市城市建设的中心城区、重要节点进行“把脉”,设计出既科学合理又符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建设规划,并坚持规划引领城市建设,既不临时动议规划,也不因换届而更改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王录说,这些年城市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很多项目建设在监管上不够严格,甚至有些缺失,出现一些修了一半就停工的“断头路”,以及污水管网排水效果欠佳等现象。他认为,作为住建部门,应该找出这些短板,列出清单,策划项目,对接政策,并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力争把这些短板补上。
     注重城市建设,还应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目前,因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导致城市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些现状,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综合执法,推广‘街长制’‘微城管’”,这无疑给今后的城市管理指明了方式、方法。“采用这些办法,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既可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又能够解决人员不足问题。”王录说,“这是城市建设的一种趋势,未来的城市,必定是数字化管理下的智慧城市。”
     在王录看来,社区建设得如何,物业管理水平怎样,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水平。目前,就全市来看,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他建议市里应加快研究、尽早出台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物业管理实施办法。
     (责任编辑:张丽琼)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