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6年第2期

为生态新城宏伟图景增添有力一笔

2016-05-16 15:21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邱靖权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2011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为促进三明生态工贸区集聚发展,推动市区、沙县同城化,2013年,我市开始规划建设三明生态新城,并逐步成为了海西生态工贸区的发展亮点。三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关心三明生态新城建设情况,并将其作为人大财经工作的重点内容,列入2016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2013年7月以来,三明生态新城围绕‘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经过2年多来的努力,现已初步形成5大产业板块,商贸创业之城、教育培训之城、文化旅游之城、医疗养生之城、低碳宜居之城……”,生态新城管委会主任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汇报时如是说。随后调研组又分别听取了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海关、市检验检疫局等相关部门的汇报,并深入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实地走访察看了部分企业和项目。
     在调研中,调研组了解到,自海西三明生态新城规划建设以来,三明生态新城规划实施进展较快,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平台。同时,也发现并指出了一些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生态新城建设,推动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同城化发展的建议意见。
     增强生态新城经济实力
     生态新城首先是生态工贸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金融商务、保税物流、信息服务、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正在这片热土上聚集发展。今年生态新城核心区共有61个产业项目,14个重点项目将建成并投入使用,陆地港专业市场和商务金融区、三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三明职教园和新城第一小学、三明电商产业园(二期)、港务快递物流园和圆通快递物流园、湿地公园(二期)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生态新城经济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聚财、生财型项目不多,目前生态新城尚处在建设初期,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大,但具有强劲支撑作用的聚财、生财型项目还未取得突破,如新城开发建设,主要还是一些社会事业项目,项目开发不够平衡。”叶清松委员表明了自己的担忧。同时,管委会负责人也坦言:“目前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产生大的效益恐怕还需一定的时间。”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有极主体指出:“要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突出以税收贡献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低能耗和高效益的生产性、税源型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重点推进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加快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高生态新城的投入产出比。”
     拓宽生态新城投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生态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市、县两级已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而生态新城后续建设投资仍然较大,因此资金压力凸显。
     李新华委员针对资金压力问题直言不讳:“未来几年生态新城还贷压力较大,同时又面临后续融资压力,如何盘活资源,实现自身的发展,应该是生态新城当前应该考虑的重大问题。”他紧接着从加大土地开发力度角度提出建议:“在加强投融资的基础上,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快商住用地的转让,以商补工,促进生态新城良性发展,逐步实现资金的自求平衡。”
     “要多方开辟生财集财渠道,逐步减轻生态新城建设过程中对债务资金的依赖度,推广PPP模式。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建设。”张鸿飞委员认为可以引入社会资本。
     完善生态新城的管理机制
     调研组成员了解到,生态新城建设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工作总量较大,现有的体制机制无法完全满足生态新城加快建设需要。
     “目前生态新城实行‘一个管委会,一个集团公司’的具体运作机制,但集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公司班子人员尚未配齐,影响了集团公司的市场化功能、企业管理职能正常运行。”张鸿飞委员从市场化角度指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并建议强化相应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建立健全现代化公司架构,促使集团公司的市场化功能、企业管理职能正常运行。
     叶清松委员针对管委会经济管理权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生态新城的审批责任仍需市、县有关部门承担,管委会无法真正实现市委文件规定推行的“过路盖章”的运作模式,同时缺乏一级财政管理权限,建议要赋予审批和管理生态新城内产业发展、园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权限,为区内各园区及企业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审批,同时要探索实行一级财政管理,参照省内其他新增长区域的普遍做法,赋予生态新城一级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一级金库和相应的税务机构。”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还提出了进一步跟踪、落实省上相关政策等建议。
     一条条真知灼见汇集起来,以调研报告和呈阅件的形式送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处理。生态新城建设发展的宏伟图景正徐徐展开,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监督推动,为生态新城建设增添上了有力一笔。
    (责任编辑:林坤根)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