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6年第6期

为有活水润山城

2017-02-24 13:12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监督工作侧记

  黄千华

  清流,以县城清溪环绕,碧水萦回而得名,但就是这样一个风景秀美的山区小城,近年也因为环境问题而使全县居民面临无合格饮用水的危险。一听说饮用水安全可能出现问题,人大代表们坐不住了,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坐不住了,纷纷把工作重心投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在代表们不懈努力下,清流饮用水源撑起了多把保护伞,为清流这个“内陆鼓浪屿”引来了活水,恢复了往日的滋润。回顾几年的推动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可谓用尽了洪荒之力!

  凝聚支持,推动打造水源地“护身符”。高质量水源离不开好的水源涵养林,县内重要水源地的涵养林均为蓄水功能强大的阔叶林。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多处水源地森林被确权至个人,有将山林砍伐变现的强烈需求,水源涵养林面临的面积快速缩小的危险。为了保证足够的涵养林面积,近年来以,人大代表们多次提出意见,建议将重点水源地森林列入水源保护区。县人大常委会把这些建议进行重点督办,要求县政府派专人负责,尽早向省市申报将水源地划定水源保护区。在人大代表们共同的努力下,县政府及时向省上申报划定水源保护区,先后两批将全县12个乡镇水源地全部划入水源保护区。为水源涵养林获得一道“护身符”。清流全县很多水源涵养林落在外县境内,为水源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城区水源地问题特别突出,大部分水源涵养林在宁化县境内,不仅水源涵养林面积难以保证,水源地的污染也经常发生。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呼吁下,清流籍的市人大代表在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建议,要求加强清流城区水源地保护、划定宁化境内部分村庄为水源保护区,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庆亲自抓好这个建议的督办工作,多次带领市直部门领导到现场察看,协调清流宁化两地落实好设置水源地保护事宜。今年3月份宁化县政府同意将境内与清流接壤3.6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该方案已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评审。这犹如为清流重要水源地盖上一顶环保“金钟罩”。

  汇集力量,推进建设饮用水“净化器”。代表们深深知道,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除了有优质水源外,还有赖于水处理设施的完善。为了提高水处理能力,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们多次提出加强饮用水设施建设的建议,建议人口聚集的乡村和单位集中供水,受到县乡两级政府的重视。“十二五”期间,全县投资1.1亿元,先后实施了12个乡镇和大部分农村及农村学校饮用水安全工程,千人以上的村镇和农村学校全部喝上了干净饮用水。清流山高林密,一到下雨容易造成水体浑浊,使水质受影响,即便是城区水源在雨量大的天气也难以保证合格的水质,乡镇小而散的供水设施更难以处理净化,这引起了代表们的重视。在多次调研基础上,代表们呼吁改造城区水处理设施,提升饮用水处理水平,同时建议乡镇采取集中供水的方式,投入财力集中建设处理能力强的大型设施,提高饮用水品质。灵地、赖坊、李家等乡镇的县人大代表联合建议,建设三乡镇集中供水设施工程。这些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2012年以来,加大了城区自来水厂投入,更新自来水处理设备,充实工作人员,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改革自来水厂管理体制,将原隶属于建设局管理职能调整为水利局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抓住我县中型水库——琴源水库翻修的有利契机,筹集1.4亿元资金修建了南面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既满足周边数万群众的农业灌溉需要,又为群众提供了合格的饮用水。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南面乡镇集中供水自来水管线已铺设至灵地、赖坊、李家三个乡镇的各村,农户即将通水。

   

  (责任编辑:林坤根)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