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7年第2期

昌荣村:绽放中的畲族风情村

2017-09-26 17:32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杨世飚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碧水蓝天、青山环绕,休闲公园、观景步道、健身路径、休闲凉亭,如今昌荣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情画。

  昌荣村位于大洛镇东南,是沙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也是库区移民村、贫困村。过去昌荣村主要以毛竹、金桔、竹下经济为主,人均年收入仅8000多元,年村财收入仅1万多元。

  以前昌荣村是个有名的脏乱差村落,道路狭窄、垃圾成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沙县人大常委会和大洛镇人大主席团十分重视昌荣村美丽乡村建设。怎么能让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变美、变富?沙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昌荣村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入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昌荣村的基本情况,与大洛镇、村干部共同分析村发展的优势,研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在县镇两级人大的共同推动下,昌荣村结合本村优势、产业特点及人文资源,充分挖掘传统农耕、生态人居及畲族文化等元素,制定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地布局各个功能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围绕如何美化乡村,县镇人大代表纷纷出谋划策。“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村情特点,不能复制照搬别的村。”“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化、还要亮化。”……大洛镇、昌荣村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建议,按照专业规划先行、征求群众意见、符合当地特色的建设路子,综合推进村容村貌的整治提升工程。三年来,昌荣村将村部至省道连接线的1公里道路建成宽6米的水泥路;安装了路灯,方便村民出行;实施了绿化种植工程;规划建设了休闲公园、湖畔观景步道、健身路径和景观凉亭。一个脏乱差村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公园般的诗情画意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村主任卓佳渠感慨地说。

  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乡村。针对如何脱贫致富,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昌荣村两委班子吸纳了代表们的建议,制定出了依托优势、发展产业、加快致富的工作思路。依托沙县改革创新优势,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村级融资担保基金,精准扶贫担保基金。依托沙县小吃的资源优势,强化培训、信息、资金等服务,积极引导村民外出经营小吃;依托林业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现代竹业乡镇项目资金和县级毛竹丰产示范片项目,促进竹农增收;依托企业资源优势,引导发展“企业+农户”模式带动致富。依托畲族风俗特点,将村闲置校舍改造,发展畲族风情民宿、农家乐项目。通过近几年努力,目前全村已引导外出经营小吃42户95人;培育毛竹丰产片3200亩;引进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通农牧,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引导村民带动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年可增加村财收入8万元,实现村财与村民双增收。畲族村民钟全淇通过基金帮扶,成为了大通牧业的蛋鸡养殖户,领养的5000多只放养土鸡已进入产蛋期。钟全淇高兴地说:“我的债务有望还清了。”

  为共同维护美丽的环境,昌荣村成立共建理事会,创建长效管护基金,建立了农村保洁管护机制,制定美丽乡村示范户评星评级制度,实现农村卫生环境管护常态化,进一步巩固扩大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下一步,在维护建设村容村貌的同时,我们要逐步把乡村休闲旅游做起来。把赚来的钱,再用到村容村貌的建设维护上,实现良性循环。”村主任卓佳渠说。美丽的畲乡景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工笔画协会、旗袍队、骑行队、摄影协会、钓鱼俱乐部等纷纷到这里开展活动。在县镇人大的推动下,昌荣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个美丽畲乡如花般慢慢绽放。

  (责任编辑:张丽琼)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