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市区工业园区建设调研侧记
翁扬群
市区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对推动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市本级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市本级经济发展,将对市区工业园区建设调研工作列入今年监督工作计划,主动助力市区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3月6日至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肖长根副主任带领下,先后听取了市政府及三元区、梅列区、沙县、永安市政府汇报,实地察看了台江工业园、荆东工业园、小蕉工业园、三明城市物流园、三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埔岭汽车工业园及205国道过境线可供开发利用土地情况,并与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和部分园区管委会、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我市梅列经济开发区、三元经济开发区、三明经济开发区、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埔岭汽车工业园等5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园区管理日益优化。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我市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市区工业园区发展,全力推动辛勤劳动付出的结果。”在市政府汇报会上,肖长根副主任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市区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全面体检找出症结
“当前阻碍市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症结在哪里?”在调研过程中,肖长根副主任十分关切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症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我认为,我们工业园区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城分离比较突出。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园区地处于城市郊区,远离城镇和生活区,交通不便,配套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不仅技术人员不愿意来,连普通职工都很难招到,导致园区人气不足,出现了‘有业无城’或‘有城无业’的困境。”一位部门负责人向调研组说出自己的看法。
“不仅仅是产城分离,更大的问题是资金保障问题。受国家政策影响,地方政府不得为融资提供担保和购买服务、金融机构停止提供土地收储贷款,导致园区企业和在建项目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各园区建设大多依靠融资投入,均已累积了巨额债务,截止2016年底,仅联办园区债务余额达60.34亿元,园区偿债压力颇大。”一位企业负责人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人才保障也不够到位,很多市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入园企业员工吃、住、行不便,养老、就医及子女就学等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引进的产业类人才较为分散,研发或创业团队的优势和效应欠佳。”另一位企业负责人也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症下药开出方子
市区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就园区论园区,只就工业论工业。要跳出工业看工业,跳出园区看园区,跳出项目看项目。
在分组审议会上,针对产城分离问题,肖长根副主任建议,“要重点解决三明(吉口)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问题,加快实施三元区岩前镇和吉口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休闲、旅游等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保护开发,集聚发展人气,做大做强城镇。要争取岩前镇列入全国或全省“镇级市”建设试点,加快岩前镇与三明经济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态势。”
叶清松委员认为,“要解决资金保障问题,应该要认真落实园区企业资产按揭贷款措施,主动为企业提供按揭贷款服务。认真执行《关于制定工业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实施办法的通知》(明政办〔2014〕99号)文件精神,落实“即征即奖”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贷款资金的监管,引导企业积极筹措还贷资金,帮助企业解决偿债压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争取金融机构对园区及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难题。”
余荔平委员建议,“解决人才问题,还是要坚持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相结合,建立项目人才引进一体化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园区企业和员工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切实通过待遇、事业、感情留住人才。”
重点园区要下猛药
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关键还是要突出重点园区,狠抓关键环节,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其他工业园区整体提升。
对于重点园区,肖长根副主任建议,就是要重点抓好小焦工业园和三明经济开发区建设。他认为,“要注重提升小蕉工业新城建设,除市政府已确定2000亩配套开发用地外,对于205国道过境线可开发利用的部分点状土地,应组团捆绑一并列入小蕉工业新城商服商住开发规划,以支持小蕉工业园新城工业用地开发和建设。要着重搭建三明经济开发区稀土研发技术平台,支持鼓励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到园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稀土应用实验室等,紧紧依托厦钨公司,加强招商引资,建设稀土下游应用产品开发企业,先开发稀土应用产品再开发稀土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稀土产业。”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各抒己见。
郭颖委员认为,台江工业园区与即将建成的三明动车南站相距仅2.5公里,与台江大桥和泉三高速公路三明市区南互通口、205国道过境线等交通枢纽相邻,交通便利。毗邻的台江社区人口相对密集,台江工业园区不适宜再引进布局新的工业企业项目,建议市政府对其适时予以收储,作为台江新城组团进行商住开发。
谢辉添委员提出,要加强市级对永安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的开发介入,将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放在市级层面加以推进,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有利政策,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构建一系列平台予以保障,全力推动我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
加快市区工业园区建设,做强做大市区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在全市各方力量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区工业园区将成为市本级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助推市本级经济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责任编辑:林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