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7年第4期

相生相长 共兴共荣

2017-09-27 08:21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三钢与三明的不解之缘

  郑丽云

  站在麒麟阁上向不远处眺望,一座厂房林立、道路纵横、绿树成荫的现代化钢铁城赫然映入眼帘。她,就是三明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标志性企业——福建三钢集团公司。在近60年建设发展历程中,她与这个由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的新兴工业城相生相长,共兴共荣,以满腔的钢铁豪情和坚韧的钢铁毅力铸就了一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

  缘起基地选址

  1957年春,为解决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和我国工业发展中钢铁严重不足的困难,陈云副总理提出在各省建设一批钢铁厂和化肥厂,发展地方工业的设想。1957年6月,福建省委书记叶飞正式传达中央发展地方工业的精神,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一个省级重工业基地。当年10月,省委成立重工业基地筹建领导班子,从15个征选地点中初步确定了5个工业基地候选地点:一是厦门海沧;二是福州(鼓山下)郊区;三是永安;四是沙县,五是1956年由三元县与明溪县合并组成的三明县。

  对重工业基地的选址,工作组慎之又慎,他们顺着鹰厦铁路沿线对5个选点前后进行3次勘察。厦门由于处于台海前线、福州尚未开通铁路无法解决交通问题,首先被否决,永安因水源不足被否决,沙县青州因地势不够开阔也被否决,最后,选定当时的三明县的梅列作为理想地点。

  从1958年开始,10万建设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三明,他们在北起徐碧,南至台江,长达25华里的区域内,拉开建设大会战。6月15日,国家冶金部钢铁建设的“18罗汉”之一——三明钢铁厂正式破土动工。在三钢建设工地上,汇集了3万大军,他们以改变福建“手无寸钢”历史的决心和信心,排除万难,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艰苦卓绝的创业之歌。1959年11月3日零点,随着第一炉钢水奔流而出,福建彻底终结八闽大地手无寸铁的历史。从全面动工到第一炉钢水炼成,三钢建设者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这种速度,在中国冶金史上堪称奇迹。

  1959年底,在两侧青山夹峙,中央河道穿行的一片狭长地带上,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三明重机厂、三明自来水厂、三明水泥厂等大大小小80多个工厂星罗棋布,三明重工业基地已见雏形。在工业基地建设过程中,三明得到迅速的发展,1959年2月6日,中央同意把三明新建设城市与三明县合并成立三明公社,成为当时福建省最大的人民公社。1960年1月,国务院第101次全体会议批准设置三明市,至此三明开始建市。

  “先有工业,后有城市”。在短短3年多时间中,三明实现由山区小县到工业新城的华丽转身。三钢作为这座新工业城重点骨干企业,开始这座工业城相生相长的不解情缘。

  缘续携手共进

  1960年底,三钢基本建成了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生产系统,以及相应的机械运输、机修动力等配套设施,使福建省具备了最初的现代化钢铁生产能力,有力支援全省工农业生产。之后,尽管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但三钢最大程度地抵制了各种干扰和破坏,为发展保存了宝贵的物资和人员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一度徘徊的三钢吹来了发展的强劲东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三钢人走出阴霾,奋力进取,迎来企业蓬勃发展时期。1985年至1995年的两轮投入产出承包,使三钢生产建设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登上了年产50万吨钢的台阶,跻身全国大型钢铁企业行列。

  在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三钢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配合三明治理“脏、乱、差”,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4年全国“五四三”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总结推广了三明经验,号召“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至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始扎根三钢,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企业经营责任制,融入了企业日常生产工作中,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满意在企业,当好国家主人翁”等活动。1998年三钢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由于是在荒山上建立起来的钢铁企业,在崭新的城市里,没有旧城作为依托,各种职工生活设施都要靠企业自己解决,为解决职工的房子、篮子、孩子以及生病住院等问题,三钢办起了医院、幼儿园、中小学,建设民用煤气工程,部分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机构承办的各种社会服务职能。企业办社会,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改善职工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6年10月,三钢开始向三明市区居民供应管道煤气,让企业发展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

  缘深和谐交融

  从1997年起,三钢走上了发展速度最快、产品质量最佳、经营效益最好、职工所得实惠最多的新阶段。2000年3月,三钢改制成功,实现了传统的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7年1月26日,三钢闽光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标志着企业正式迈入中国资本市场。三钢强化精品名牌战略,品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形成了建筑钢材、金属制品材、中厚板“三分天下”的新的品种结构。兼并三化,重组三安,收购罗源三鑫等企业,形成从内陆到沿海,从闽西北到闽南,从闽南到闽东的“三足鼎立”之势。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钢铁业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钢铁公司”目标,三钢实施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推动三钢做强做优做大。

  在企业生产规模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与城市钢厂矛盾日益突出。三明市是全国最绿的省份中的最绿城市,森林覆盖率领先全国,素有“绿都”的美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三明人民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更大期盼。三钢作为处在福建省两个环境严控区之一的城市钢厂,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为与守护好三明的“碧水蓝天”,以低能耗、低污染、大循环的生产方式,着力打造“绿色钢城”,谋求一条与城市和谐相融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十二五”以来,三钢累计投入环保资金3.77亿元,建成环保设施29台(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三钢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厂内供水循环达95%以上。按照钢铁行业标准,吨钢水耗需要5吨,而三钢只需0.25吨的新水,其余都是循环使用污水。而污水再利用需添加药剂,所耗费的药剂费比直接引用干净自来水贵得多,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但是,它的社会效益突出,显著地减少企业污水排放。三钢加强内部高炉、转炉、焦炉三种副产煤气和余热余能等二次能源的平衡管理与利用,大幅度提高了煤气发电效率。2016年,三明本部自发电比例已达51.99%。三钢还大力推进节电工作,通过实施高低压变频控制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水泵、实施照明节能改造、实施用电峰谷平考核等节电技术和管理措施,三明本部2016年同口径累计节电7038.74万千瓦时,创造效益3500万元。2016年三明本部吨钢综合能耗为538.69千克标煤/吨,继续保持全国钢铁企业进水平。三钢荣获“福建省污染减排先进企业”、“福建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三明市环保十佳”等荣誉称号,2013年5月,被工信部确定为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

  历经近60多年发展,三钢已形成年产钢1000万吨能力和以钢铁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自1988年以来,三钢连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三钢还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首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福建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2017年初,三钢拟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做强做优钢铁主业,适度多元发展,推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制造加服务型的战略转型,并确定了主业发展方向:生产总量沿海做加法、内陆做减法,产品结构调整本部精品化、其他大众化。同时,三化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煤炭绿色转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新时期三钢发展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三钢与三明在长期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中,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和良好关系,在新的发展时期将继续谱写了企地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明)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