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7年第6期

清流法院“三零”司法服务助力和谐乡村创建

2018-02-27 11:37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熊中文

  当前,许多地方遭遇案件“井喷”,而福建省“十佳”人民法庭——清流县人民法院灵地人民法庭受理的各类纠纷却从2012的303件降至2017年的162件,连续五年下降。

  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延伸司法服务链条,开展“无讼零访、和谐乡村”示范点创建活动,形成“三零”司法服务模式,使得辖区近50%的村(居)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这就是灵地法庭受理案件数逐年下降的决窍。

  打造司法服务点,实现“零距离”沟通协调

  “真的要感谢法庭,不是你们多次倾心相助,我们村都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建起学校。”日前,灵地镇青甲村村民将印着“无讼零访惠乡村、金牌法庭结民心”的红灿灿锦旗送给驻点该村的法官。

  这还要从一栋已经废弃了十多年的厂房说起。早在2004年初,黄某等3人共同出资在青甲村村部附近成立气枪厂,然而工厂成立不久因经济不景气而停业,但废弃的厂房影响了村部办公、道路通行和新建小学,村民反映强烈,与黄某等人产生激烈冲突。当地村委会调解组织一直努力做调解工作,但效果不明显。

  “困难时候,我们想到了驻点法官。”

  “驻点法官”积极寻找办法与该厂各股东取得联系,经过多次调解,黄某等股东同意将厂房拆除。至此,困扰该村村民10多年的难题终于在“驻点法官”的协调下得以顺利解决。

  灵地法庭所辖五个乡镇地处偏远,群山环绕,交通不便,诉讼难成为当地群众历来已久的“心头病”。为解决此问题,灵地法庭从2013年开始在辖区全面推广法官工作室和司法联络点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灵地法庭已在5个乡(镇)全部设立法官工作室,在30个村(居)设立司法联络点。同时在各乡镇法官工作室指定一名专门负责法官、两名人民陪审员和一名书记员,实行“1+2+1”工作模式。在各司法联络点指定一名专门负责法官,建立法官与乡村“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及时反馈群众意见,不但实现了与群众的“零距离”沟通,也促进了大量矛盾纠纷的化解。据统计,法官工作室和司法联络点成立后,灵地法庭法官来此驻点办案600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51件,其中诉前调解147件。

  完善大调解机制,实现“零缝隙”诉调衔接

  “乡村矛盾纠纷的化解不能单凭法庭单打独斗”,在基层工作了近30年的灵地法庭负责人罗应鹏深有感触地说:“乡村具有丰富的司法资源,他们对于社情民意、风俗习惯最熟悉,如果能够整合、调动这些资源,对于妥善解决乡村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灵地法庭在辖区乡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大调解联动中心,在辖区各乡镇设立调解衔接工作室,与派出所、司法所、工商所、各村(居)调解委员会联动,形成一个纵向延伸到各村(居)、横向覆盖各行业的联动平台,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制度。与此同时,法庭还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协调,积极开展委托调解、特邀调解,专门聘任12名特邀调解员,并通过集中培训、庭审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指导,成效初现。

  年逾70的芦某因赡养纠纷曾于2002年向灵地法庭起诉,经调解,父母子女之间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双方也自觉履行了义务。但事隔十多年,因急需住院治疗,而几个子女在承担费用方面又协商不下,再起纠纷。为尽快帮助卢某筹集医疗费,灵地法庭的法官联合当地司法所、村调解主任、驻村人民陪审员在村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在法官、人民陪审员、调解人员的真情帮助下,子女方当场支付医疗费,双方消除误会和隔阂,在一片欢笑中握手言和。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灵地法庭审结各类案件1088件,判决仅191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9%,无一超审限,无一改判,形成“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法庭”的良好局面。

  建立“三全机制”,实现“零隐患”息诉息访

  “事后调处不如事前预防化解,被动应付不如主动介入。”谈及基层案件的化解之道,清流法院院长邓长峰认为,“唯有抓早、抓小,才能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升级”。

  灵地法庭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坚持“全员参与、全程防控,全面服务”的三全工作机制,发挥全庭干警的力量,将可能引发涉诉信访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谈起王某、赖某等44人讨薪事件,灵地法庭的法官们记忆犹新。

  2015年,清流县一建筑承包商江某,通过挂靠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沿街店面,王某、赖某等44名工人在此务工。店面建好后,由于资金链断裂,江某“跑路”,拖欠工人工资30余万元。

  王某、赖某等人向灵地法庭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其余被拖欠工资的工人准备到政府上访。考虑到年关临近,如果按照常规方式处理,诉讼耗时长,工人们无法在过年前拿到工资回家过年,很有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不利于社会稳定。于是,灵地法庭全庭出动,一方面果断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冻结涉案房地产开发公司账户资金;一方面及时与当地政府沟通联系,并向工人们释法说理,稳定工人情绪。经过3天的努力,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同意转让店面,筹集资金。一起即将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得到有效化解,44名工人的工资也有了着落。

  2013年以来,灵地法庭办结的案件实现了零涉诉信访,还成功指导帮助辖区政府化解多起信访积案。

  (责任编辑:张 铃)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