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7年第6期

为了那幽幽亮澈的“清流”

2018-02-27 11:45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黄千华

  清流县水资源丰富,全县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水资源总量25.5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1.73万m3,是不折不扣的水资源大县。如何保护好全县水资源,使“清流”这一称号在这片土地上名符其实?近年来,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监督,推动建立水污染防治体系,取得明显成效,全县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国家Ⅲ类标准以上,交界断面水功能和饮用水质达标率均达100%。为了提高监督实效,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在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

  紧抓水源地保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好水源保护,是保护水体不受污染的第一道工序。全县人民对水源保护特别关注,有关水源保护议题是近年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大户”,其中不少建议被县十六届、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监督内容。城区水源地大部分落在宁化县域内,保护工作实施难度大,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清流选区的市人大代表也多次在市人代会上提出意见,要求市有关部门做好清流城区水源保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庆多次带领市直部门领导到现场察看,召开市县两级协调会,协调清流宁化两地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健全保护制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3月,宁化县境内与清流接壤的阔叶林地,有3.6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划为二级保护区,并提交省市环保部门研究,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评审。南面乡镇水源地大部分位于大丰山林区,代表们紧盯大丰山生态保护工作,为保护大丰山生态提出大量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要求林业部门强化生态保护,细化林区防火措施,开展生态保护跟踪调研,向县政府提出大丰山保护性开发的意见,为南面乡镇的水源地穿上保护衣。由于水源保护力度加大,全县水源质地优良,为水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盯紧水面污染治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副产品”——垃圾数量也快速增长,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被直接冲入河流,严重污染水道,垃圾增长的速度远快于打捞的速度,河道水面污染物明显增多。高峰时期,泡沫、塑料等难以降解的物质漂浮在水面上,把昔日清澈见底的河道,堆积得面目全非。养殖业的兴起,也给水面带来不小的问题,部分小散养殖场的禽畜排泄物,直接排入水体,甚至有的病死禽畜,也被扔入溪河,不仅污染水面,还威胁整个水体的安全。垃圾漂在河里,急在代表们的心上,水体污染的威胁,更让代表们揪心,靠传统打捞垃圾的方式无法解决水面污染顽疾,纷纷在人代会上提出加强治理力度的要求,有的还直接到环保和水利部门反映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召集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良策。多次组织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情况,提出从控制入水污染物数量和加大水面垃圾处理力度同时着手,推动问题解决。早在2009年开展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中,就提出养殖基地建设要发展“生态低碳型”循环水池塘,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科学管理,严格操作程序,防止水污染环境事件发生。县十六届人大每年均组织开展涉及水环境治理的专项调研、督查,要求政府完善环保及水利基础设施,对水面污染问题进行标本兼治。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水面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入水垃圾明显减少。

  力推责任制度实施。水污染的治理并非一帆风顺,社会关注度大、代表反映多时,治理力度则大,而稍有松懈,则又容易反弹。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中形成一致意见,要让清流长期保有绿水青山,有赖于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体系。早在2012年全省部署生态县建设时期,人大常委会即对该工作进行审议,要求推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提出建立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内容的环保责任制度建议。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要求“党政同责”抓好水污染防治。近年,每年年初都把防治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和部门,制定《清流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既落实责任到单位、又落实责任到人,并做好指导和跟踪,定期安排“两办”督查室、效能办和监察局等部门组织专项检查、考核。清流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开展水治理的专题监督,积极向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建立河长制的建议,参照水治理成效明显的地区,将县内河流所在乡镇,制定出相关单位和乡村的权责清单,确保河流具体情况有人及时掌握,出现问题有人及时处理。经过努力,权责明确、便于操作的水污染防治制度基本形成。

  着力健全防治体系。水污染防治工作牵涉面广,影响面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水质形成重大影响。清流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抓住“防”和“治”的牛鼻子开展监督,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织牢水污染防治大网。除了保护水源,做到正本清源外,一方面盯住污染源防范,要求加强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废弃物管理,积极推广生物农药、有机肥,严禁使用高供需和高残留农药,鼓励回收种烟地膜;规范企业废弃物排放,全县工矿企业必须完善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对容易造成污染的小企业全面排查,不符合达标排放的坚决关停。推动生活污水处理,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雨污排放管网,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县13个乡镇均建成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处理设施,18个村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加强污染行为惩治,开展生态检察工作专项调研,促进司法机关加大生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在全省提起首例生态公益诉讼,提高生态保护威慑力。这给执法部门带来很大触动,相关部门主动加强水污染行为打击力度,三年间全县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次,检查企业544家,罚没金额65.52万元,重点惩处水污染违法行为。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编织出一张水污染防治网,有效遏制了污染水体的违法行为。

  在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和全县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清流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水污染治理,目前,清流境内水系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山清水秀的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前来参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正在实现。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