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8年第1期

乡村振兴 振奋人心

2018-03-20 15:09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乡村水、电、气、物流、污染处理设施等存在诸多短板,同时,乡村道路狭窄、人才不足、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不到位掣肘乡村振兴发展,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些引起代表们的广泛关注,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共提交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26件。

  乡村振兴 振奋人心

  王 明

  代表的关注来得很及时,也将引发政府对乡村振兴工作新的思考。的确,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生活富裕、村容整洁那么简单,它还有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等诸多现实要求。因此,乡村振兴不能只看表面成绩,还应在“里子”上深耕细作。而要做好这点,就需要对突出的和潜在的发展短板予以突破。通过代表们对乡村振兴问题的建议,政府部门需要深入反思乡村振兴理念,并要敢于戴上“透视镜”去发现问题,以此来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当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壮士断腕”考验,因为要在自己的发展成绩中“挑毛病”,需要的是勇气。

  建好乡村财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一月份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市政府工作报告在2018年工作的安排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扩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在大会期间,谢辉添等7位代表向大会提出《关于实施乡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建议指出,目前全市乡村公路乡道5950公里、村道4170公里,其中56%的乡道和72%的村道路宽在3.5米以下,许多路段未设置路肩,有的路肩宽度不够、不实,导致会车困难,甚至无法会车,时常发生交通事故,也直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代表们建议要做好乡村农路拓宽建设的规划布局,分步实施,广开筹资渠道,增强队伍建设,优先推进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公路拓宽改造。

  改扩建农村公路不能一蹴而就,今年政府要改扩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但是怎么修,先修哪,代表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也给市政府制定规划提供参考。

  造就“一懂两爱三农”好队伍

  兰爱珍等4位代表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快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议》。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爱珍对农村人才缺失深有体会。她指出,当前我市“三农”队伍依然存在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建议我市应尽快制定农村人才培养规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培养机制和形式,并加大向贫困县、贫困乡镇倾斜力度。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鼓励专业人才深入农村一线。

  兰爱珍代表说,当听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做好村(居)委会换届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时,她更加期待越来越多的人才能到基层一线创业发展。

  守得住传统,留得住乡愁

  乡村保留着大量中国传统建筑,而建筑的存在是人们内心传统的重要象征之一。这些象征包括仪式、习惯、习俗、节日等众多只存在乡村才能看到的内容,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载体,如泰宁新桥傩舞、上青桥灯等。许多乡村的历史可追溯上千年,许多村落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积淀,古建筑甚多。如今面临大量人去屋空、人去村空的状况,大量古老的房屋日益破损。房屋的破败不只是硬件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传统文化难以为继,而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培养需要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数十代人才能逐步形成。

  张军屏代表在大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加强对乡村古建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与政府报告中提及的“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内容不谋而合。他建议要通过党组织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的团体性、文化的传统性。加大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结合起来,有效地传承乡村古建筑的传统格局和建筑风貌,保护好传统文化传承。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