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8年第4期

三明笋帮公栈故事

2018-09-17 09:09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谢 桢

  古时的永安,曾是福建大山深处名不见经传之地,属沙县管辖,名为“浮流”。永安有一历史文化名镇——贡川镇,该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时任朝廷御史中丞的陈雍携子开发,距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永安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县,所以有“先有贡川,后有永安”之说。

  明朝时期,永安市共出5名进士,而永安市的贡川镇在一条百米长的巷子里,就出了林腾蛟、严九岳、罗明祖3名进士。一时声名远播,当地人将这条巷子取名为进士巷。进士巷口,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八闽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笋商会址——笋帮公栈。据《永沙笋帮簿册》记载,清朝时期,笋帮公栈是我国东南最大的笋干批发市场。每到笋干收购季节,笋帮公栈商贩云集,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的笋商,他们在这里结成帮会,讨论当年的笋干行情,确定笋干的价格,然后将沙溪流域永安一带的笋干贩运到各地,影响波及全国笋干业。部分笋干直接由贡川经水运直达上海,再销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笋帮公栈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笋商会址,也是我国笋竹文化的发祥地。

  众望所归 笋帮建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宋朝大文豪苏轼的这句话,道出了竹笋的由来。

  相传明末清初,天下渐安,时年贡川猫儿笋(毛竹笋)大丰收,笋农们将它采集后用水煮,日晒,长短分类,然后捆成三五斤一把上市,取其品名为白笋干,其味美易存而又价廉,故而招来八方客商到贡川来采购。

  为了不让外商插手贡川笋行,当地笋商成立贡川笋帮,收入股集资,集体经营,风险共担,得利共享,合理挣钱,各自养家。清顺治二年正月(公元1645年),贡川笋帮商会正式成立,贡川笋帮成立后,他们不仅在堡内设有多家笋干收购店,而且还到乡下笋农家去收购,由于价格比外地笋客收的高,使外地笋商不再到贡川收笋,贡川笋行逐渐地被笋帮占领。

  让利于民 扩大基地

  贡川笋帮成立后,由于分工妥当,各尽其能,加上众心一致,经营有方,笋帮很快获得经济效益,但他们没把赢利急于按股份分红,而是将这些钱用来作为争取货源,无息借贷给笋农,让他们去发展毛竹产业,添加做笋工具,以保障笋帮的货物来源。笋帮的这项措施,在当时还很贫困的笋农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笋农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争先恐后地前来向笋帮借款,其借款方式和手续要求有人担保,根据各自年产笋干产量,期限一年,以当年笋干价,多还少补。

  开凿河道 修建码头

  贡川笋帮老板们在注重货物来源,扩大销售范围的基础上,还注重产业的基础建设。原先笋帮用一般商船来运载货物,因沙溪河落差大,暗礁密布,水急滩险,两岸礁石多,河道窄小,给船只来往和运载货物带来不便,于是便不惜巨资,请人凿开河道,标明暗礁,以便行船往来。然沙溪第一险滩――沙县城头滩,两岸礁布,中间形成一道弯曲的沟壑,就是庞大的木排经行到此滩,也难免被它吞入一米多深的水下,其一个连一个的险滩礁石,令再有经验的老水手一筹莫展。笋帮商船曾几次在此触礁遇险,严重地困扰着笋帮的水上运输。于是,笋帮的老板们请来能工巧匠,设计制造适应沙溪河运输的船只,时称“龙引船”,其船底宽沿高,浮力大,不易被水浪侵入船舱,一次可载五六千斤货物,便于长途贩运。从贡川到福州的水路有六百多里,往返一趟需近半个月时间,有了龙引船,不仅载重量大,而且有效地缩短了运输时间,增加了安全系数。由于龙引船的体积大,占码头位置多,当时贡川仅有一个东码头,加上其他船只,显得十分拥挤,给笋帮装卸货物带来不便,于是笋帮的老板在北门和南门修筑了两个码头。

  立足贡川 发展沙县

  随着沙县笋帮的建立,贡川笋帮老板们开始由扩充货物来源,转向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解除笋农吃粮难的机制上来。高山的双峰,洋峰、张荆、龙岭、井岗、大坂及洋厨溪,白岩下、余荆山、九龙等村庄,因山高水冷,气温低,土质薄,不适合粮食生产的特点,利用当时贡川的主产粮区,在大坝、新发冲的东坑、坑尾、十八寨、曹源等地设立笋帮谷庄,储存稻谷,以此市场价低的价格,供应给地方的笋农,这种方式时称以粮养笋法。它不仅解决了高山笋农吃粮难的难题,而且解除山下粮农卖粮难的后顾之忧。笋帮的这项举措,得到了笋农的一致拥护,并表示一定要多产笋干,产好笋干,以答笋帮老板之恩,以粮养笋法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解放后的一九七六年大集体时期。

  完善帮规 发展竹业

  为了巩固笋帮的信誉,以机垣为首贡川笋帮对原来的帮规入股自愿,不分贵贱,有利共享,风险同担,股金不定,由人自便,按股分红,年底兑现,以德经营,不损同仁,信誉第一,同守共监六条帮规进行了修改。新的帮规明确规定,凡年产闽笋三千斤以上的笋户可以加入笋帮。股金在五百两以下者,不能在笋帮内供职。入股不到一年满者,不能参与笋帮分红。没有经商经验的股东,不论其股金多少,不能在笋帮处事。凡因人为造成经济损失的老板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赔偿。笋帮的收支帐目公开,有能力的笋帮老板可以自己买竹山。笋帮帮主的任期为三年,可以连任。笋帮股份可以继承、转让,拟定每年的三月廿三(即天上圣母诞辰日)为笋帮的颁价日,派往各地的笋帮老板都要集齐,一同到金华殿朝拜天上圣母,祈求水运平安,笋帮生意兴隆。这个习俗和帮规,一直延用到清末没有改变。

  抗日义举 闽笋填海

  笋帮从集体经营、风险共担的机制,转变成为个人自负赢亏,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的,笋帮的体制虽然变了,但它的“正直无私”和“近悦远来”的宗旨始终没有变。

  清朝末年,军阀混战,匪盗猖獗,曾辉煌一时的笋帮,最终走向解体,转为各立商号,自负盈亏,尽管体制变了,但正直无私始终是笋帮人不变的宗旨,甚至在国家危亡之际,不惜舍利取义,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华北大片国土沦丧,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先后相继失陷,我东南沿海亦遭日军铁蹄的蹂躏,福州也不例外。为阻止日本侵略者的轮船入港,贡川笋商响应政府号召,未取分文补偿,将其在省城所库存的闽笋干运到马尾港,以闽江入海口两处堆放,然后竹篾扎成三五十斤一捆串上绳索,几十万斤的闽笋干就于闽江口及马尾港海两处投放下江海。笋干经海水浸泡,韧性十足,半沉半浮间,绞缠住了日本船艇的螺旋桨,虽然贡川笋商爱国之举并不能真正阻挡侵虐者进犯的脚步,但它却向世人展示了贡川笋帮国之大商的赤子情怀,

  岁月沉浮,曾名震一方的笋帮商会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的精神却依旧影响着今天的永安人,成为当地人教育子女的乡规民约,也成为永安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王 明)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