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刘晓明
10月23日,尤溪县举办了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祭祀仪式分为降神、初献、亚献、终献、赐胙、礼成6个部分构成。古老的乐器编钟、身着祭祀服饰的仪仗队,“朱子祭祀大典”重现了古制敬拜朱子的场景,无不透出祭祀的古老与庄重和对朱熹这位先哲的敬仰之情,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朱子祭祀大典”是尤溪县专门用以祭祀朱熹的大型庙堂祭祀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尤溪县纪念朱熹活动可追溯到嘉熙元年1237年,县令在南溪书院文公祠组织祭祀,此后成为一项文化传统,南溪书院也被古代官方祭祀朱熹诞辰指定的唯一场所。尤溪县祭祀朱熹活动一直沿用古制从明弘历四年(1491年)开始的“三祭”(春、秋、朱子诞生日各一祭),简化为如今只于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朱熹诞生日的“一祭”。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先世为徽州婺源人,其父朱松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任尤溪县尉,任满后携眷寓居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南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诞生于尤溪县城南郑氏馆舍,乳名沈郎。朱熹自幼聪明,想象力强,在尤溪留下了“孩提问天”、“沙洲画卦”、“二度桃花”、“智胜棋王”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绍兴七年(1137)夏,朱熹8岁,“朱松被召入对,赴都之前,他把祝氏和沈郎送到建州浦城寓居中。”这样,朱熹结束了在尤溪的童年生活。此后,朱熹曾先后多次回尤溪,有据可考者九次。
绍兴二十六年(1156)七月,朱熹同安主簿任期已满,北上回崇安,途中路过尤溪。这是朱熹童年离开尤溪后,首次回尤溪。绍兴二十七年(1157)十月,朱熹以任期四年满罢归,在北归崇安时,朱熹仍选择抄近路由安溪入尤溪,夜宿于大罗寺。这是朱熹第二次回尤溪。
绍兴未年,林嶷知尤溪时,朱熹第三次回尤溪。林嶷(1105—1190),字仲立,浙江苍南县人,宣和七年(1125),随陈东伏阙上书,立志抗金报国。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尤溪,乾道三年(1167)知随州(在湖南省),被监司韩晓弹劾,罢官。林嶷与朱熹志同道合,知尤溪期间,兴建县学观大阁,建成之日盛邀朱熹来访。朱熹第三次到尤溪时间是绍兴三十年问学于李侗之后,顺道入尤溪访林嶷。朱熹此次回尤,在亲友的陪同下,还走访了其出生地郑氏馆舍,在馆舍的墙壁上,朱熹看到了父亲朱松题的《蝶恋花》词:“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点破翠奁人未醒。馀寒犹倚芭蕉劲。拟托行云医酒病。帘卷闲愁,空占红香迳。青鸟呼君君莫听。日边幽梦从来正。”
乾道三年(1167),朱熹“从崇安县五夫南下奔舅母之丧,乘舟走水路经建阳、建州、南剑州抵达尤溪县”,这是朱熹第四次回尤溪。朱熹舅父祝峤随朱松入尤,后与子祝回定居在尤溪。朱熹极重礼节孝道,闻舅母作古,即急匆匆赶到尤溪奔丧。
朱熹有两首与天湖有关的诗,一是《九日游天湖》,一是《立春大雪游天湖》。《立春大雪游天湖》亦名《立春大雪邀刘圭甫诸兄游天湖》,在地方志中最早见于嘉靖《延平府志》卷二十《艺文·诗》,崇祯《尤溪县志》卷九亦收有此诗。而在同一时期其他地方志,特别是《建安府志》中却未见辑录。宋明时期,延平府(南剑州)辖尤溪,建安府(建宁府)辖崇安。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载:“双髻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双髻山北二十余里有莲花峰,上有天湖,水色绀碧,深不可量。”相反,在同卷中崇安县未见有天湖记载。可见尤溪天湖为一时名胜,名扬四处。这些记载,足以佐证朱熹游的是尤溪之天湖。正如此,朱熹有《九日游天湖》诗,可证乾道四年朱熹有回尤溪,此是朱熹第五次回尤溪。
乾道七年(1171)十一月,因舅父祝峤病逝,朱熹南下尤溪奔丧,此是朱熹第六次回尤溪。时尤溪知县石子重为朱熹好友,正大力整顿县学,聘朱熹高足林用中掌管全县教事。料理完丧事,应石子重之邀,朱熹讲论学问于尤溪县学。在石子重、林用中的陪同下,朱熹游览了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的燕居之所“韦斋”旧址,缅怀先父,题写“韦斋旧治”四大字,并请石子重作《韦斋记铭跋》。朱熹还到居住在尤溪的赵氏皇室宗族家中欣赏《潇湘二妃图》,作《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诗:“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目断九嶷岑,回头泪如雨。”在石子重的陪同下,朱熹还前往椑溪,在溪石上题刻“龍溪”二个大字。
此次回尤,因石子重、林用中相陪,朱熹逗留月余至年关才回五夫。
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第八次回尤溪,应学者要求,朱熹题写了“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持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后携友同登天湖,作《立春大雪游天湖》诗三首:“彤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 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岁寒五日强。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扳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偃荡莹神骨,咀咽清肝肠。朗吟招隐作,悲吟黄竹章。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朱熹此次回尤,还在刚落成的清晖楼蕊珠宫壁上手书《四季绝句》:“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落款分别为“晦翁熹”、“朱熹”、“晦翁”、“鸢飞鱼跃”四方闲章。清晖楼后又名白鹤楼,“相传邑人赵希参以郡守归,春三月丹阳会,道人画鹤于壁,道人击掌,鹤亦应节,既而莫知所之,匾以今名。”
淳熙十一年(1184)至十二年(1185)间,朱熹到永春,顺道回尤溪,“回尤期间对魁城连玠宗一门三进士,邑学明伦堂科甲匾额之首连正臣之故里早有所闻,一次遂取道逆水上文江,过花桥,来到魁城。”留下了“诵诗知国政,读易见天心”的对联一副及“梅竹”横幅。
作为朱熹诞生地,近年来,尤溪县围绕“打造中华理学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主动融入福建省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把朱子文化保护开发融入品德教育、城乡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现已列入“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朱熹诞辰祭祀典礼、朱子之路研习营、朱子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挖掘整理、完善了“朱子祭祀大典”,并首次恢复朱熹诞辰祭祀大典,逐步打造成为了世界朱氏联合会联络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厦门大学国学院教研基地、中华朱子学会研究基地,“尤溪朱熹诞生地”品牌进一步打响。2011年“朱子祭祀大典”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