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郑丽萍
今年80岁的郑新弟,22年前从三明坐火车到厦门看孙子,那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从尤溪县八字桥乡下畲村出发,20多个小时后,她才能见上孙子一面。
“现在,早上在家里吃完早饭到尤溪动车站坐动车,2个小时就到厦门,可以赶上到那里吃午饭了。”郑新弟感触很深,“现在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她的感慨,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交通运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城市有机场、市域有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交通区位条件大为改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这些年,三明交通工具变迁发生了哪些故事?
公共交通改变百姓生活
家住三元区台江的李昌盛正赶着去城关买菜,推着“永久”牌自行车,车头挂着一个菜篮子,年近古稀的他满脸带笑:“几十年了,还是习惯骑着它出门。”
现在,家人出行要么骑摩托车,要么乘公交车,曾经的这个“宝贝”,自然受到了冷落。
跟进百姓的出行需要,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推进。2003年,我市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项目。2005年,全市1732个行政村通公路,实施788个行政村公路硬化路面工程,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74.36%,全市普通公路实现了国道通、省道连、县乡公路通村庄。
路通了,公交车开进来了。1960年,自开通城市公共交通以来,我市公交车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全市拥有运营车辆437台,先后开通了52条公交线路,运营线路总长851.5公里,市区线网密度6.24公里,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87.13%,实现了公交线路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警营、进动车站及梅列区“村村通公交”目标,公交出行分担率达27%,位居全省前列。
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1993年,我市出租客运汽车经营权开始实施有偿使用,共有出租车210辆。从第二年开始,为了方便群众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市区出租车辆逐渐增多,1996年出现车型为箱底黄色“面的”的出租车,2003年将“面的”全部退出更新为轿车型。目前,三明市区共有出租车400多辆。
此外,近两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兴起,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自行车又迎来了“新生”;“互联网+交通”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网约车成为出行的另一选择……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极大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随着公共交通工具的变革,市区道路建设也跨入了新时代。目前,已建成三明至沙县城市快速通道、G205三明市区过境线,基本实现三明中心城市的快速通达。
家用小轿车不再是梦
进入21世纪,出行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行车慢慢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
“2003年,我们驾校成立之初,每天接待的学员不超过20人,训练车10多辆就足够了,来学车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市区某驾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这个驾校训练场地扩大了6倍,训练车辆达100多辆,每年来学车的人络绎不绝。
当汽车成为最普遍的代步工具背后,我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也跟着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有一定改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市有公路里程8400多公里,鹰厦铁路、永加铁路以及41条厂矿铁路专用线总长200多公里。而交通仍是制约三明发展的“瓶颈”。
1993年,三明市政府继续设立三明市交通局,主管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行政事务,我市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为解决交通“瓶颈”制约三明经济发展的问题,作出在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及繁忙路段实施“先行工程”的重大决定,公路建设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1999年全市实施“县通地市工程”,2001年三明市开始建设高速公路,市交通局贯彻落实《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加快建设京福国道主干线至福建三明段高速公路。
2004年8月,三明至福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三明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5年,“县通地市工程”解决了建宁县通往三明市区的交通问题。2009年12月13日,福建省建泰高速公路在建宁和泰宁同时开工建设,建成后三明实现县县通高速。
如今,全市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1139公里,通车总里程达743公里,居全省第二位,形成“一纵两横三联”高速公路网络,各县(市、区)高速公路网全覆盖,实现各县城15分钟内可上高速,打通了连接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腹地、南连珠三角、北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不再是遥远和不可触摸的梦。
高铁拉近与家的距离
“以前坐一趟火车出三明都难,更不要提出省了。”家住三元区三化五村的贾宜春感受很深,年轻时他一直想回老家湖南看看,以前出行条件不允许,现在有了高铁,不用换乘,4个多小时就能直达长沙。
1993年,永安车务段管内有鹰厦线、永嘉支线的运营里程237.6公里,其中鹰厦线209.8公里,永嘉支线27.8公里。1996年11月,三明直属站与永安车务段合并称永安车务段三明火车站。2003年3月21日,首列三明-厦门城际列车开行。三明火车站成为永安车务段辖区的始发站,并列入南昌铁路局的一级车站。
2004年6月,江西、福建两省三市,即福建省三明市、莆田市和江西省抚州市,开始研究建设向莆铁路方案。经过10多年研究、测算、建设等,三明北站于2013年9月26日与南昌西站和向莆铁路同时正式开通投入运营。
去年,贾宜春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湖南老家,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据统计,2017年,三明北站全年发送旅客达720万人次,日均客发量近2万人,高铁已经成为百姓出行的重要方式,拉近了在外游子与家的距离,让人们享受高质量的交通出行体验。
如今,鹰(潭)厦(门)铁路、向(塘)莆(田)铁路穿越三明境内,形成“一纵一横”铁路运输通道,结束了单线、低速铁路的历史,铁路正线里程达到370公里,全部为电气化铁路,我市进入双线快速运输动车时代。
机场通航进入“高飞”时代
2016年3月7日,三明人民期待30多年的三明沙县机场正式通航,这标志着三明在交通史上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进入“高飞”时代。
11月4日,三明至重庆往返航班正式开通,这是三明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航线后又开通的一新航线。
“现在去重庆吃火锅,不用几个小时就能到了。”年轻小伙胡德江兴奋地说,去年上半年去重庆探亲坐了12个多小时动车,是他目前坐过最久的一次车,去时满怀期待,但坐车过程却让人着实“痛苦”。
数据统计,2016年,三明沙县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0461人次,货运63.6吨,截至去年底,机场保障航班1968架次,旅客运输量突破20万人次,货邮总运输量超过373吨,已超过周边地区的浙江衢州机场和福建龙岩冠豸山机场。
(责任编辑:王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