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9年第1期

青山流金 碧水淌银——市人大代表为生态建设建言献策

2019-03-15 10:27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曾凤清

  都说三明生态环境好,但好到什么程度?

  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连串数据可见一斑:三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率99.2%,全省第一;全市7个县空气质量进入全省58个县级城市前十名,数量全省第一;全市110个小流域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96.4%,全省第一;1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消除Ⅳ类及以下水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漫山林海、潺潺碧波流金淌银?参加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也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绘一纸绿色的发展画卷

  不少代表提到,绿色生态是三明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要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脉络,集聚各方力量,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议期间,朱新春代表向大会提交《关于厚植生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建议》。建议指出,三明市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三明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他建议,要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引进产业性项目上高门槛、严标准。

  建议中探讨了更为具体的办法和举措: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导向,更加科学地设定国家生态功能地区各类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在安排生态修复项目方面,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支持民俗、文创等绿色产业落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要将‘生态+’理论融入到产业发展、城乡发展的全过程”。郑剑波代表建议,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示范、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引导、绿色项目产业支撑、绿色考核体系保障等措施,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具有三明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奏一曲绿色的“田园交响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市人大代表纷纷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闽江源头建宁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明一国际生态高新科技园项目,总投资26.7亿元,主要建设加工园区、“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万亩生态牧场、配套设施和产业链延展3个板块。到2025年,园区乳业加工预计可实现产值50亿元,牧场实现产值5亿元,延展产业链配套建设实现产值15亿元。

  空气好、水质好,成为吸引明一国际落户建宁的最重要因素。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集团总裁林强说,依托建宁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万亩生态牧场建设,明一国际计划在建宁建设一个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万亩蔬果种植发展区、有机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一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转变,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更高水平的良性互动,奏响“三农”发展全面转型、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林强代表在《关于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中指出,实施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是关键。他建议将田园综合体项目纳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统筹试点示范项目资源,争取更多支持与指导,从而更好地建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同时,他还建议将企业、个体实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纳入政府部门有关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中去,做到同步规划、多规合一,有效整合资源,同步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统筹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空间,让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频共振。

  筑一道绿色的保护屏障

  三明的绿水青山里,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三明的绿水青山里,更有着后天的不懈努力。

  “抓好‘三合一’环保督察整改,深入推进以‘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涉砂行为、小水电生态’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矿山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三个专项行动,深化河湖长制……”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段简单而平实的语句,阐述了2018年三明在守护绿水青山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此映照的,则是报告中用了整整一个段落,阐述2019年三明在这方面工作的具体部署。

  保护,还是保护!这道绿色的保护屏障,必须守住!

  詹昭明代表建议,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整合多部门执法队伍,理顺权责范围和关系,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力量,对损害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傅英亮代表建议,要发挥导向作用,推动我市生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建议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禀赋、生态基础、发展特征,继续实施差别化绩效评价考核,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表彰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参考。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抹绿意才能让三明的发展呈现出最美丽的画卷,弹奏出最动听的旋律。

  (责任编辑:张丽琼)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