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张 旗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育政策的调整,城区学生人数和学龄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学校出现了“城镇挤、农村空”的现象,城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焦点一直围着百姓转,监督工作始终跟着民心走,持续多年把教育工作列入监督议题。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情况开展调研。10月29日至30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
主动紧跟形势,加快补齐短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综合考虑城市化进程加快、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出台了《三明市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2017-2030年)》和《三明市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以来,完成中小学建设项目112个、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26个,新增中小学学位4.7万个、幼儿园学位1.83万个,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学、幼儿园学位缺口和城区中小学校生均面积不足、“大班额”等问题。
近期,为缓解市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问题,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于2019—2022年间在市区加快新改扩建一批教育应急建设项目,将大大补齐教育领域的突出短板。根据教育部门测算,到2022年,市区将新建公办幼儿园26所7710个学位、小学24所31140个学位、初中11所14500个学位,总体上能够满足预测生源(适龄幼儿14860名、小学生30715名、初中生12548名)的入学需求。
优化规划布局,加快项目建设
规划要先行。然而,近年来新区学校规划赶不上形势变化。
“由于中小学布局标准的调整,幼儿园从千人/30座调整为千人/42座,导致部分新区规划学校布局不能完全满足现状需求。比如,碧桂园片区建有住宅8300多套,居住人口将达2.5万多人,按2017年配建标准(每千人/42座)需配建1000个幼儿学位,即需要规模12班幼儿园3所,由于该片区为2016年前规划建设的,此前配建标准1000人/30座,只需750个学位,因此,只配建规模12班幼儿园2所。目前,学位不足问题已开始凸显,今年秋季,贵溪洋第一分园计划招生150名,实际报名180名。”实地调研中梅列区教育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到。
规划再好,落实不了,对市民来说,只能是望梅止渴。调研发现,我市部分已规划建设项目推进滞后。一些项目无法落地,比如规划建设的梅列区列西街道北山幼儿园,需与地块开发配套建设,目前土地未列入近期出让开发计划,导致项目无法落地;一些项目未及时启动,比如三元区的新田巷和计量所幼儿园项目、洋溪中学教学楼项目分别因征迁和规划调整等因素至今未能启动建设;有的项目已建成但未使用,比如,山水御园幼儿园项目虽然规划批准的6个班已经通过验收,但因开发商未经相关部门审批,又擅自扩建6个班,造成项目违建,目前未验收使用。
哪里有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哪里就有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与回应。如何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更加优化,项目建设落地生成,切实缓解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亮招,积极建言。
“科学分析城镇化进城的实际和城乡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人口发展周期规律,重点是科学研判城市化进程中市区新增楼盘带来的学位增长问题,科学预测学位供给,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使之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相适应,既满足学位需求,又防止未来资源过剩。”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池明流说。
“相关部门要按照市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规划(2017—2030)和三明市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进一步协同推进,确保规划建设项目如期交付使用。同时,要积极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做好项目用地征迁工作,确保按期提交项目施工用地,保障项目早日启动实施。”黄月珍委员建言。
“建议整合现有资源,科学布局、优化设计,杜绝资源浪费”、“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认真研究政策,设法生成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督促三元区政府协调教育、建设等相关部门,组织对山水御园幼儿园项目进行建筑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评估验收,使之尽快交付使用”……
加大扶持力度,注重内涵发展
从今年市区秋季招生来看,市区共有幼儿园6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7所,约占27%,幼儿园在园人数共有12807名,其中4598名在公办园就读,占35.9%。据了解,全市上半年幼儿园普惠率占79%,距离到2020年就读公办幼儿园幼儿占50%、幼儿园普惠率达85%的省级标准还有不小差距。
针对公办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小华在审议时指出,民办园在我市学前教育中有着大于半壁江山的作用,加上我市大多老旧社区不具备建设规范、标准的公办园条件,幼儿教育只能依靠社区办或民办园解决。她建议:“加大对民办园扶持力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兴办幼儿园,落实好相关政策,依法保护民办园主的投资经营积极性和合法收益。另一方面,提高幼儿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比例,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在参照公办园标准给予经费补助的同时,按照省定2020年普惠率要达到85%的目标,测算并落实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继续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确保按时实现普惠率达标。”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市区新建了大量学校,但还是满足不了现实需求。比如,今年秋季,市实验小学计划招生300名,实际报名439名,调剂后还超出110人。
“要充分考虑财政实际情况,注重内涵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展优质资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积富的建议掷地有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监督,与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呼唤和声共振,与加快补齐短板的决策应声同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满足孩子更好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