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明人民政坛 > 2019年第5期

询问,从“农田”到“餐桌”

2019-11-22 09:42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市人大常委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侧记

杨燕蓉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从农田用水、用药到流通环节质量抽检再到餐桌卫生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着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群众所想、所需,就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10月29日,一场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题询问就在市委礼堂举行。“猪肉安全如何保障,食用笋安全如何监管,农产品监管机构、平台是否健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的口中接连抛出,而作为应答者的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也都悉心打了草稿、作了笔记,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容应答。

  询问,从“农田”到“餐桌”;应答,从“口头”到“落实”。一问一答中,回答的是问题,聚焦的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短板和有关部门直面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为民而询

  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产品大市。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近三年,全市主要农产品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然而,成绩背后没有一劳永逸。把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刻放在心上,成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重要议题。早在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就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9月初,成立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围绕百姓关心关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热点难点问题,执法检查组赴梅列、三元、永安、尤溪、建宁、泰宁等地,并深入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农资企业、农贸市场等场所实地检查。

  脚踏实地方能胸有成竹。执法检查中,一个个想法在组成人员脑海中形成,询问会上,它们化身食品安全问题抛向有关部门负责人。

  “三明是笋竹生产之地,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笋,林业部门是如何加强监管的?”“检查中我们发现,水产品生产者为了水产品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使用违规药物,导致药物残留物超标,这又该当如何?”“我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虽已建立,但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兼职,难以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下一步将如何改进?”……

  为民而询,一个个有含金量的问题直指农产品安全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应询席上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时而认真倾听、时而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显然没有会前那般放松。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今年第三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公布,其中发现的3个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有两个在我市,分别是海亮生态农业集团尤溪种植公司的上海青和永安昌民贸易公司的芹菜,针对尤溪、永安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市农业农村局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小坚刚回答完“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稳定”这句话后,余梦华委员随即追问。这一幕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组成人员谈论着、部门负责人相互探讨着,焦急地等着王小坚的回答。“农药超标要么喷药未到期限上市、要么浓度过浓,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两家企业进行通报,并实地检查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等情况。此外,这个问题也会上升到全县乃至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市局将结合此次事件,强化源头治理、加强产品监测、加大执法力度,最大限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有分析、有对策、有保证,王小坚的这段话,让与会人员频频点头,余梦华表示满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专题询问会后,不少委员表示,专题询问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一切的问和答,都是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都是为了回应群众关切。

直面热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治理到过程监管再到机制建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组成人员直面热点、追问要害,对食品安全、对百姓健康的关心和重视溢于言表。

  源头把控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关。一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大力推广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等技术,源头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主体量大、点多、面广,对于部分生产者不按制度规范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仍有发生。

  这一问题也牵动着委员们的心,在执法检查中,他们发现这一现象在一些自产自销农户身上尤为突出。“请问相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自产自销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监管?”询问会上,邓善存委员提出了这一问题。

  对此,王小坚说,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户等自产自销农户确实是监管难点。他表示,下一步,他们会对农户开展科学用药培训,对农业投入品经营、生产企业开展督导巡查和产品抽检,严防假劣违禁农兽药流入使用环节。此外,将进一步健全农产品监测制度。他说,今年以来,我市首次探索将个体农户列入抽检对象,目前试点抽检了15个散户生产的30个样品,合格率100%,这项试点计划明年扩大到全市各县(市、区)。

  过程监管是委员们关心的另一个重点。

  池明流委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十分关注。他认为安全检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但目前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地配备的检测设备老化、检测项目少,此外,定量检测仍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时间长、过程繁琐,与农产品销售的鲜活性、快捷性也不相适应。

  对此,市场监管局局长杨建利表示,目前各地检测设备正在持续升级,就拿快速检测技术来说,它已经从原始单一的试纸检测发展为检测仪、检测车等设备,基本可以覆盖检测需求,而且时间也从原来的30分钟提高到最快的3-4分钟,此外检测精度也能达到80%以上。而对于第三方检测,他说,虽然在20个工作日才能出报告,但如果过程发现对人体有危害的检测数据,机构就会在24小时内出具报告。对于时效性,局里会进一步与机构对接,争取把检测时间降低到一个星期左右。

  “如何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的市场监管?”“卫健委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市供销社如何做好农资销售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流于形式,下步如何改进?”……杨建利的话音刚落,苏玉振、罗玮、谢辉添、于卫闽等委员就相继发问,而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记者观察到,在13个专题询问的问题当中,这类问题占了近半数。而所涉部门也敢于担当、敢于表态,回答问题时不卑不亢、有理有据,让常委会组成人员宽心、让百姓放心。

  非洲猪瘟是个敏感话题,但询问会上,它也出现了。黄月珍委员询问有关部门如何保障非洲猪瘟以来入市猪肉的安全,而这恰恰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

  对此,市场监管局从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强化联合执法等方面从容应答,并给出检查抽检的数据、立案查处的案例,此举让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直击热点,追根溯源,组成人员以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问出实效

  “对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我们有时候确实做得比较滞后,下一步将强化监测和执法力度,对存在问题坚决整改,同时积极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在针对郭颖委员关于“农户在竹山除草、森林抚育过程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饮用水和水环境造成威胁”时,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翁永福承认不足、勇于担当的行为,赢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点赞。

  “我们立即整改,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做好监管工作。”

  其实不仅是翁永福,面对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询问,各部门负责人都纷纷表态,当场立下“军令状”。

  不预设问题,不预设答案,专题询问在彰显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同时,“问”出了动作、“问”出了成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指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必须正本清源,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把农产品质量抓好。

  “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通过询问,了解了情况,提出了问题,给出了对策,对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指数将起到推动作用。”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几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两种监督形式合二为一,由“单一”监督走向“组合拳”式的监督,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也让水污染防治、道路交通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些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部门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得到进一步梳理和化解。

  对此,市政府党组成员陈瑞喜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是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检验和鞭策。下一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切实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它更注重的是“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询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根据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把会上组成人员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综合形成审议意见,送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