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报告

关于“七五”普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09-03 16:39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0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安排714日至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万年的带领下,就我市“七五”普法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赴清流县、三元区实地察看了清流县清风馆、林畲镇石下村、初心小镇研学基地和三元区富文社区、市综合实践学校等,听取市、县(区)政府及司法、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关于“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部分市人大代表座谈,查阅相关资料,较为全面地了解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的整体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强化机制创新。市司法局及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积极稳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本完成“七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升,进一步有效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七五”期间,全市共创建了9个国家级、60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我市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荣誉称号。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一是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普法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在全省率先出台《三明市“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市直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建立市县两级普法讲师团师资库,推动部门普法责任落实。各执法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广泛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扫黑除恶、道路交通安全和防范金融诈骗等专题普法活动,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是普法经费有效保障。全市各级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六五”普法基础上逐年提升人均普法经费,并追加专项经费予以保障,确保了“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一是突出宪法为中心,加强法治宣传。把宪法学习宣传摆在法治宣传教育的核心位置,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和宣誓前学习宪法制度,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法治的力量”书法展、“守望正义法润万家”文艺演出、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网络有奖竞答以及“宪法进万家”等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二是突出重点对象,加强法治宣传。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明确重点对象普法。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制定了《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等制度,突出了以宪法、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党内法规为重点内容的学习宣传,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大讲坛”等活动以及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和人事干部法规测试,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理能力得到提升。聚焦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法治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组织法官、检察官等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全市中职、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共开办青少年法治夏令营300多个,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突出重点领域,加强法治宣传。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配合疫情防控,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疫知识宣传,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结合《三明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三明市东牙溪和薯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三明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制定实施,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将普法宣传融入立法全过程。围绕服务“五比五晒”,加大依法和谐征迁法律法规宣传,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征迁工作,及时解答有关征迁政策、土地承包、遗产继承、老年人赡养等法律问题,促进征迁工作顺利开展,提升普法效果。如三元区下洋F地块新市中路某户,兄弟姐妹三人因与继母之间发生继承纠纷导致征迁工作陷入困境,通过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后顺利签订征迁协议。

(三)宣传方式推陈出新。一是巩固传统宣传方式。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举行法律咨询等宣传形式,将法治宣传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增强了普法工作针对性。二是搭建新兴网络媒体宣传平台。依托“e三明”“三明长安网”“平安三明”等新媒体,制作播发专题页面、微视频、图解、动漫等法治宣传内容,增强普法工作的互动性,扩大普法传播范围。三是拓展宣传阵地外延。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机关文化、行业文化有机结合。在城市,依托各类公共设施体系,打造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等;在农村,建立普法一条街、法治书屋等。宁化县创造的“宁司君”漫画形象,泰宁县制作的《我唱山歌来抗病毒》视频,采取“漫画普法”“山歌普法”等方式将法律知识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些单位对普法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普法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没有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平时工作部署流于形式,措施不够有力,工作效果不明显。有的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平时疏于落实,临近检查搞突击式普法。部分执法单位对“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认识还不够到位,普法责任清单不够具体明确,抓落实不够到位。部分执法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执法工作上,未形成“执法者也是普法者”的普法工作思维,忽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一些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缺乏对法律应有的敬畏,学法尊法守法的自觉性不高。

(二)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从调研情况看,普法工作整体推进力度不够,司法部门、学校、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普法工作相对深入全面,目标任务明确,措施有力,氛围较为浓厚;有些单位普法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成效不明显,缺乏创新意识,在普法形式、措施、方法上沿袭多年的老路子,往往以法治宣传日为主,仍停留在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形式,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有的单位在法律宣传中习惯“照本宣科”,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工作中运用得不够快捷高效,法宣产品不够丰富,制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法律进乡村,特别是进边远村相对滞后,对失学青少年、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普法教育仍然比较薄弱。

(三)工作合力还需加强。有些单位和部门片面认为普法工作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缺乏主动联系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意识。各普法单位横向缺乏交流,纵向缺乏联系,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信息交流不多,整体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的普法考核体系缺乏过程性、结果性、实效性的考核内容,对各普法责任主体的评价和考核不能真实地反映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基层普法工作人员不稳定,虽组建了法治副校长、普法联络员、人民调解员和法律顾问等普法队伍,但作用发挥不理想,普法资源亟待整合,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四)普治结合不够紧密。全市各级偏重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对法治信仰、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和法治习惯的培育重视不够,知法懂法、尊法守法还没有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存在“重执法、轻普法”的现象,为普法而普法,学用脱节,不同程度影响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部分群众法治观念仍较淡薄,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意见建议

(一)提高法治思想认识。普法依法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具有长期性,需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共同推进。一是充分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严格按照“七五”普法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普法决议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增强法治思维,落实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好普法责任清单,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本部门、本单位以及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普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全面总结我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的典型经验,充分挖掘、培育“七五”普法的特色和亮点,全力做好“七五”普法迎检工作

(二)补齐工作短板。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严格落实普法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提高普法针对性。二是以今年“七五”普法检查验收为契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于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措施,补足补齐短板,确保我普法工作均衡发展。三是加大“法律八进”各类典型亮点的培育,将普法融入惠民利民工程,做到在工作中普法,在普法中工作,不断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覆盖面。

(三)强化协作配合。一是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充分整合各单位普法宣传资源,加强普法单位之间的联系,通过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联席会议等方式,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共同推进全市性普法宣传活动。二是充分发挥普法宣讲团、法治副校长、普法联络员、人民调解员和法律顾问等队伍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普法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参与普法工作。三是健全科学合理的普法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涵盖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实效指标等内容的普法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努力推动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四)坚持普治并举。一是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把法律条文变成引导、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范,把普法融入日常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工作中,突显法的公信力,增强普法的效果。二是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制度,利用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普法中的作用,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活动,开展生动直观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办一起案件、普一次法律、教育一方群体”。三是加强对群众法律需求的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开展普法,善于与热点事件、案件进行深度对接,积极引导公众用法律途径和思路对重大热点问题进行法治思考、解析、判断,从而达到普及法律、引导舆论、协助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