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09-12 15:15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和年度监督工作计划,7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知通的带领下,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建宁县里心镇上黎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种子产业园、天籁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和溪口镇托斯卡纳庄园,宁化县曹坊红色文旅小镇曹坊镇石牛村乡村产业振兴点下曹村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项目等,通过现场察看、召开市、县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前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实施“六大行动”为抓手,着力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成效

  (一)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并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常态化召开相关会议,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落实。二是高效统筹实施。制定出台《三明市实施“六大行动”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行动方案》,统筹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乡村人才培育、文明乡风塑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党建引领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等六大行动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按照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例”要求,制定《三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围绕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年度重点任务,分年度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开展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等重要参考依据。

  (二)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紧盯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持续抓好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和现代烟草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2021年,全市落实种粮面积241.97万亩、产量95.21万吨,生猪存栏118.1万头,蛋鸡存栏520.1万余羽,蔬菜产量199.5万吨,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700亿元。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龙头。2021年,35个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攻坚项目完成新增产值17.4亿元,占年度计划153%。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9个,投资主体包含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大集团、中粮饲料、中粮中茶等全球全国行业龙头。三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休闲观光等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建宁、泰宁、宁化、尤溪等县入围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名单,沙县区夏茂镇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宁化县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宁县里心镇、明溪县城关乡获批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三)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一是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创新打造“跨村联建”、“居民夜谈会”、“人才回引”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二是文明乡风持续塑造。整合现有资源,以38条乡村振兴示范线为重点,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百姓说理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挂牌653个百姓说理之家,建成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制定出台了《三明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提升。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培育。今年以来,全市共推荐300名个人、110组团队和5家法人申报2022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北京市科委选派17名科技特派员到三明开展科技服务。系统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等计划,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7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21.34万人次。

  (四)乡村建设行动稳妥推进。一是健全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全面推行“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着力打造“八好”新农村。6月,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串点连线成片推进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做法获得国务院领导和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二是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完成投资18.62亿元,占年度计划98.92%23项指标中6项全省排名前三位,16项居中上游水平;泰宁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建宁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三是打造试点示范样板。统筹推进省级“百镇千村”试点示范和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提升工程,扎实推进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等11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和12条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

  (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保持政策稳定。2021年以来,全市下达中央和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78亿元。全面贯彻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健全监测机制。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有序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2021年以来,全市“一键报贫”共受理农户申报1093户次,下发预警信息5500余条,经认真核实,暂无新纳入监测对象。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完善农村相对贫困家庭“239”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推动脱贫村自我造血能力稳步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21年以来,全市识别相对贫困家庭2939户9774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73.6万元,帮扶1878户相对贫困家庭发展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

  (一)统筹协调有待强化。一是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例宣传普及不够倒位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学习宣传不够,一些地方一法一例组织学习培训不够、宣传方式较为单一,掌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能力不足。二是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些乡村规划统筹不够、特色不明显,在规划制定和实施当中还存在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融合不足,区域功能、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够明确,许多村庄建设不够有序,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三是部门合力有待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多、跨度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部门间的合作推进机制不够完善,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阵”现象,政策、资金使用效应难以最大化,工作合力有待加强。四是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不够,特别是在村财增收方面乏力部分群众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意识不强、热情不高,存在“政府干、农民看”的现象。

  (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一是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农业主导产业不大,农业龙头企业较少,深加工产业相对滞后,带动力不足。农业结构相对还比较单一,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的问题,产业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支撑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不二是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绿色生态品牌打造不够突出,区域公用品牌和名牌农产品较少,“三品一标”建设有待加强。如我市23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国家级仅4家,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40家,仅占总数的17.2%,三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度不高。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且大部分是工商资本创办,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收益的办法不多。

  (三)资源要素保障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我市属于山区地市,农村底子薄、基础弱,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农村交通、水、电和数字化建设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二是人力资源较为匮乏。一方面,本地劳动力不足,我市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或创业,农业从业人员多以50后、60后人员为主,特别是地处偏僻的高山村、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村人口流失问题突出,农村呈“空心化”趋势。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高素质年轻人占比较低,基层农技人员和乡村本土实用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撑,但我市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持乡村振兴财力有限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积极性还不高对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提升和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很大程度上制约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

  (四)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有待加强。一是工作力度有所减弱。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一些干部松懈思想有所抬头,而乡村振兴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二是持续稳定增收难度较大。部分脱贫县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部分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主导产业支撑,部分脱贫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返贫风险。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实施好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例”,高质量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调研组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推动村党组织加强对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将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主力军。加强统筹协调,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把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农村工作统筹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理念,结合我市各地的地域特点、传统文化、产业现状等,对接三明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方向,优化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特别是要抓好乡镇集镇本点和特色村庄的规划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形成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乡村风貌和乡村产业。三是加强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实施。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建设。

  (二)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投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农业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道路,发展精品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做优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抓好高优粮食等5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尤溪食用菌、沙县小吃配料等26个“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发展。二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度加工,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互联网+”,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农产品在流通环节更顺畅。加快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林康养、水美经济、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推动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快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突出绿色生态优势,深化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持续开展我市农特产品十大龙头品牌创建活动,加快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优质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四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要树牢底线思维,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发挥我市杂交水稻制种优势,提升“中国稻种基地”建设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贡献。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一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探索建立“党建+”等治理模创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二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落实“156”乡村建设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农村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选派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带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要素下乡,指导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人才回引”,加大措施培养农村科技、经营、本土人才,建立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推动专业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四是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力度,防止碎片化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认真梳理上级支持乡村振兴专项,积极对接政策支持,大力向上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创新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五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六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林权、土地“三权分置”等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加快林票、碳票制度改革,促进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合作,做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    

  (四)巩固脱贫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保持政策稳定。落实5年过渡期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全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健全完善“农户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排查发现监测帮扶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防止致贫返贫。三是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脱贫户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动每一户脱贫家庭有一个及以上人口实现就业增收,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