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09-23 15:33    来源:市人大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立文的带领下,于7月12日至26日,对我市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深入三元区和沙县区,实地察看了三沙生态旅游区、瑞云新城、荆东教育新城等项目,座谈听取了市政府、三元区和沙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情况汇报和部分市人大代表、项目建设单位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空间拓展、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2021年11月我市启动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创建工作以来,市政府、三元区和沙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以建代创”,积极争取资金、推进项目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础工作逐步推进。一是夯实前期工作。自2017年7月以来,市政府以实施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为契机,城市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评估指出,三明市“城市双修”项目总体实施“成效显著”,12个指标超过国家、地方规划或规划目标值,为城市更新创建奠定了基础。二是主动争取政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向住建部、省住建厅争取将我市列入第二批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及对接试点申报事宜。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支持三明申报城市更新试点示范。三是编制相关规划。市住建局对三元区、沙县区建成区开展了城市体检评估,依据评估成果,编制了《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三沙生态旅游区交通路网专项规划》。

  (二)建设项目有序实施。一是城市空间得到拓展。市政府推动三沙生态旅游区、瑞云智慧新城、荆东教育新城、徐碧新城六路商圈等项目,提升主城区空间承载能力。二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市政府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类项目建设,完成东牙溪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贵溪洋生态公园水系治理等工程,建成儿童公园及改造提升市区儿童微游乐场所,推进沙县区水南东片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三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市政府开展老旧小区、工业厂区改造和风貌特色类项目建设,完成4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成三钢工业记忆馆和安全教育体验馆,三明市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列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沙县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四街巷改造等。

  (三)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总结暨争创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动员会,部署并推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指挥长、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城市更新指挥部,建立“一办七组”的工作模式,统一指挥调度。三元区、沙县区作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成立工作机构,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二是建立制度保障市政府出台《三明市创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2021年至2023年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市住建局制定《三明市城市更新管理暂行办法》《三明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方案(框架)》等制度,规范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项目实施等工作。三是加强资金保障。2021年至今,市区两级财政统筹我市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资金38.14亿元,其中2021年已落实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7.09亿元、市级资金9.2亿元、区级资金6.09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政府、三元区和沙县区政府在推进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本次调研也发现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政策对接不够紧密。截至目前,第二批申报试点政策尚未公布,申报要求、条件和具体内容不明确。对照第一批试点工作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相关政策研究不够深入,在探索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等方面还有差距。二是制度创新不够有力。城市更新制度体系还存在短板,土地、规划、建设、产业等配套政策创新力度不足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全过程管理、改造技术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机制有待加强三是专项规划编制滞后《三明市创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指出,2021年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年结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尚未制定,配套的2022年城市更新项目计划表未及时公布。四是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对照《三明市2021年城市更新项目计划表》任务时间安排,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截至目前,三明生态新城田园养老项目处于项目策划阶段、三沙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刚开工,瑞云智慧新城、徐碧新城(六路)新商圈等项目进度还需加快

  (二)城市空间仍需进一步拓展。是旧城空间有限。三元区老旧城区存在建设空间受限、土地资源优势不足、人口密度较大等问题,受地形和地貌等条件限制,缺少能够集中承载城市功能的空间载体。二是新城拓展不足。三明新城产业布局不够完善,承接老城区的功能疏解不够明显,人口吸引力不够强,居民通勤时间成本提高,城市运转效率降低,存在“职住分离”等现象瑞云智慧新城与中心城区连接便利性不高,陈大路、陈墩一路等周边交通路网还有待完善,三元区南部片区未有效发挥三明学院等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融合发展不深。三元区和沙县区融合发展未有效实现,三沙之间的腰部区域发展支撑力不足、城市空间结构分散、村镇规模体量偏小、文旅资源未充分开发、园区和产业布局仍需优化。

  (三)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部分公共服务配套不平衡。优质教育等资源分布不平衡,市属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元区北部片区,沙县区、三元南部片区分布较少。部分公益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市区医疗废弃物处置、飞灰填埋场及垃圾应急填埋场等项目尚未投入运行。二是防洪排涝存短板。三元区排水系统历史欠账较多,部分河段设防标准低,排涝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三明市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暂按30年一遇洪水设防,中山公园段、东新一路片区等防洪标准均达不到10年一遇标准,遭遇强降雨等天气,易出现城市内涝等问题。如:2019年“5·16”和“6·5”洪灾、今年6月14日强降雨期间,三元区芙蓉新村社区、中山公园、东新一路、东新五路等多处区域均出现大面积积水、内涝等情况,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城市交通路网待优化。市区道路网密度偏低2022年6月的《三明市城市自检体检报告》显示,三元区每平方公里道路长度为5.21公里,沙县区为 5.13公里,达不到住建部城市体检指标要求每平方公里道路长度不应小于 8 公里的标准。部分路段还存在“卡脖子”、“肠梗阻”现象。特别是沿新市北路交汇的路口多,交通拥堵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四)城市品质尚需进一步提升。一是老旧小区改造有差距。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存在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较低、改造施工不规范、档次品位不高等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物业管理部分配套服务未及时跟上。二是风貌特色不够明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不突出,工业城市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均未得到良好彰显,城市风貌规划指导不足缺少主题建筑、特色景观、亮点地标,城市总体建筑风格比较单一,未能体现三明的城市特色。三是长效管理时紧时松。城市管理依赖突击式、运动式推动,门前“三包”等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城市管理力量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助推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设施,结合本次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协调,统筹推进创建工作。一要精准高效对接开展城市更新创建,推进“三沙”融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的实际行动,落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具体举措,要站位全局、提高认识,结合“三提三效”活动,加强与国家、省级层面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城市更新创建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做到政策对接“快”;要充分用好中央、省上相关政策文件,积极申报城市更新试点示范市,实现申报工作;要不断加强实践总结深化细化各项措施,确保落地见效“实”二要强化探索创新。要发挥好三明改革传统和基因,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研究城市更新地相关激励政策,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探索建立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拆除等全过程管理制度,创新土地、规划、建设、产业等相关配套制度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经验三要加快规划编制。要在完成城市体检的基础上,加快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根据试点创建工作要求,紧扣城市设施短板,精准制订项目清单,动态更新梳理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四要提高建设效率。要按照市委《<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责任分工》的要求,结合我市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行动部署,坚持量力而行、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抢抓投资窗口期、破解项目建设瓶颈,推动城市更新项目早开工、早投用、早见效,助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二)优化布局,着力拓展城市空间。一要更新优化旧城。要坚持“中心存量提质”的发展思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挖掘旧城区空间潜力,提高闲置低效土地、房屋利用效率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研究“留白”“留绿”的储备机制,持续开展老旧片区、工业厂区等改造升级,实现旧城区提档升级。二要打造宜居新城。要注重功能疏解与集聚开发并存,借力城市更新试点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新城区的商业、交通、教育、医疗等投入,加强中心城区与元区北部片区、南部片区、智慧新城、生态新城融合,缩短居民生活与工作的距离,提高通勤效率,推进城市“职住平衡”三要深化融合发展持续强化三沙一体化发展,以协同推进和组团分工为导向,加强分工协作、深化产城融合优化空间格局,推进交通道路互联互通、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可持续发展动能。

  (三)加强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一要优化公共服务布局。要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着力解决好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医疗废弃物处置、飞灰填埋场及垃圾应急填埋场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二要补齐防洪排涝短板。要摸清城市易涝区域,加强三元区城关街道段、东新一路段、东新公园段、白沙段、列西段等处堤防改造加固工程建设,逐步提升河段设防标准。加快防洪排涝提升改造工程施工进度,完善排涝系统,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加强城市路网建设。要加大城市路网建设力度,加密建成区路网,补足城市次干路和支路,打通断头路、延伸丁字路、拓宽“瓶颈路”,改造新市北路与各交汇路口等交通拥堵节点,系统提升城市路网通行效率。

  (四)突出特色,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一要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改造。要采用微改造、精细化改造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提升老旧小区品质。要搭建高效实用的居民沟通议事平台,畅通居民诉求渠道,引导居民参与改造。要分类推进物业企业、社区服务中心等不同类型的物业管理模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理规范有序。二要凸显城市风貌特色要围绕“现代山水城”建设,在城市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特色上合理配置要素,突出三明城市工业文化印记和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学文化特色。要摸清老城区的传统老街巷、建筑等,注重传统街区保护修复与整治,推进沙县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其它文物建筑、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复,承载好老城味道、保留好老城记忆。三要提升城市管理效能。要找准薄弱环节,以长效机制为抓手聚焦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文明养犬、建筑垃圾及渣土、园林绿化提升等方面,开展整治行动,不断巩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