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让“上好学”的阳光照亮每个课堂——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纪实

2025-10-31 15:10    来源:三明日报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544aec11-5691-46a0-89e8-a56e480c4d39.jpg

  9月9日至11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跟踪监督。(郑文兴 摄)

  教育,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希望,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未来。

  10月28日,一场围绕三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专题询问会,成为检验监督成效、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节点。然而,这场询问的“锋芒”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是市人大常委会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更进一步的扎实调研、跟踪问效与精准谋划。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通过一次次深入一线的调研摸清症结,一份份富有见地的审议意见精准导航,将监督之力贯穿于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让“上好学”的阳光照亮每个课堂。

  看——

  沉到一线摸实情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不能只看报表上的数字,更要听代表的建议、看学校的实情、懂家长的期盼。”2024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将目光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重要课题,首要任务便是“摸清家底”,而代表的声音,成为调研的第一手线索。

  彼时,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们提出的教育类相关建议进行全面梳理,“校际差距大”“乡村师资薄弱”“教学资源分布零散”等关键词被逐一记录、分类汇总,构成了跟踪督办的初步方向。

  带着这些来自一线的问题,2024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多个县(市、区)的教育一线。不同于以往“听汇报、看亮点”的模式,此次走访更注重“看短板、找症结”:调研组成员走进当地城乡小学、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操场上听孩子们的笑声,在课堂里感受教学的氛围,以全方位视角了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府保障、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情况。

  民意呼声与一线实情交汇,形成了一份兼具民生温度与实践深度的调研报告,为后续审议提供了重要依据。2024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审议《关于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时,针对性提出5个方面14条审议意见:

  完善“总校制”办学机制,通过城乡一体化、手拉手结对、九年一贯制发展、高校及教研部门参与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对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合并周边薄弱学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

  充分发挥教研力量,优化教学环节,深化作业管理改革。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持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

  一系列清晰务实的意见,为进一步破解均衡难题、提升教育质量绘就了精准的“施工图”。

  破——

  闭环督办促落实

  提出审议意见只是起点,推动落实破题才是关键。

  审议意见印发后,市人大常委会并未一交了之,而是构建起“跟踪督办—反馈整改—再次监督”的闭环机制,确保每一条意见都能落地生根。

  一方面,变被动等待为主动跟进,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通过召开推进会、座谈会以及调阅整改台账等方式,动态掌握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进度,共同研判落实难点、堵点。另一方面,变程序化文件往来为实质性压力传导,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城乡学校验实效:在城区查看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在乡村核查零散分布的学校资源是否有效整合,在课堂观察教学质量是否有所提升。

  在这种“督”与“帮”相结合的持续接力下,一条条审议意见从纸上走向现实,转化为校园里可触可感的变化。

  在永安市,承担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任务的永安三中初中部,曾存在大雨天山洪裹挟泥沙倒灌公寓、食堂的安全隐患,如今校舍焕然一新,周边秩序井然;在泰宁县,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泰宁县丹霞实验学校顺利完工,迎来全县各地的新生,有效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位供给,让更多家长不再为孩子“入学难”焦虑;在建宁县,城关小学全面推行“5+2”“2+N”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合唱、舞蹈、书法等多个社团相继开设,以多彩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个案连成全景,这些微观层面的改变,汇聚成了宏观层面令人鼓舞的成绩单: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024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205个,总投资9.36亿元,新增中小学学位2.43万个。同时,深入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建立总分校组合117个,覆盖分校271所,受益学生达31.2万人,全市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达293所,占比82.4%,所有乡村学校均达到市级温馨校园标准。

  立——

  持续发力谋长远

  5所学校挂上“国家级科学教育特色实验校”招牌,三元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沙县区成为省级“智慧教育试点区”,这些阶段性成果让三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轮廓愈发清晰。

  成果之后,是市人大常委会更深沉的考量:成效能否巩固?经验可否推广?新阶段会出现哪些新挑战?

  为此,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再次整装出发、奔赴多地,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此行既聚焦前期成果区域“回头看”,查看特色课程是否持续开设、教学设备是否足额补充;也针对潜在挑战摸实情,重点走访城乡中小学校,与学校负责人、教师代表面对面座谈,倾听发展诉求。

  同步紧锣密鼓筹备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专题询问。制定实施方案、收集询问问题、梳理筛选重点、与应询部门沟通对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为确保专题询问能问出群众心声、询出工作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收集市12345平台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并向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发送《三明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调查问卷》1245份,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数月筹备所汇聚的民情民意,最终在专题询问会上化为一个个掷地有声的问题,直指核心:“未来几年,我市初中、高中阶段将陆续出现学位不足的情况,请问自然资源部门,如何保障新增学位的教育用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请问发改部门在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一问一答之间,不仅明确了方向,更压实了责任,将未来的工作重点推到了聚光灯下。这恰恰体现了人大监督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在于倒逼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会场的问答在掌声中结束,会场外的落实在行动中开启。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长远课题,运用好多种监督方式,凭一以贯之的工作韧劲,把“解决问题—工作落地—群众满意”三把标尺刻在每一步跟进里,为孩子教育成长托举更明亮的未来。(梁梦婷)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中文域名:三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务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