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市人大中心城市城区管理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侧记

2014-07-02 09:46    来源:三明日报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次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构建和谐唯美的城市画面,是全市上下努力的方向。6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中心城市城区管理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就市民普遍关心的停车难、道路改造、流动摊点整治、交通拥堵等问题,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询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铮,副主任涂振锟、陈有极、洪明德、王庆、廖小华,秘书长黄宝成出席会议,副市长纪熙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回答询问。

  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总评年,文明创建工作将迎来三年一次的“大考”。作为全国精神文明的发祥地,“文明城市”的首创者,三明人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城市管理作为创城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区人居环境如何,城市功能是否配套,长效管理是否健全,对此,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他们多次组织调研组,对梅列、三元两区进行专题调研,他们积极搜集近几年来人大代表相关的建议、议案,就在5月上旬,他们还向203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发放了征求意见,截至6月中旬,共收到代表反馈的问题与建议87条。搜集、整理、筛选……此刻,浓缩成精华的16个选题,正恳切地一一“抛向”相关部门。

  强部署,精管理。用何种站位,作出何种决策,能决定城市管理的高度。“市政府是如何重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过哪些专题会议研究城市管理工作?制定了哪些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有何解决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涂振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市政府始终把城市管理作为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高层协调,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城管委会议多次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先后制定了《关于城监队伍下放两区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文件,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进一步提升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城市重点难点管理,确保城市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副市长纪熙全答道。他表示,城市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尽管全市上下作了诸多努力,但多年来城市管理还是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城市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用建设;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执法科学化水平;进一步突出重点,针对百姓反映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加大整治与改造力度,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待。

  近几年来,针对城市管理工作需求,市政府把城市管理部分权限及城监队伍先后下放梅列、三元两区,发挥两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格局。  那么作为一项新的尝试,市、区两级政府管理的权利、职责如何划分?城市管理权下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对此,市人大人代室主任罗玮颇感兴趣。

  “去年底,市里下放两区事权、财权,目前还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市级财政没有完全下放,而区里也存在越权执法等。在权利、职责划分方面,我举两个例子,比如道路建设方面,主次干道属于市里;两区道路、小区道路属于区里。环卫工作方面,一、二级环卫分属市里和两区。今年来,市级环卫工作工资待遇从1200元/月提到1800元/月,并实行了分级管理,根据服务年限、道路清扫质量等评出一至五级保洁员,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克服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尴尬局面。奖励机制极大调动了环卫工人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市区主次干道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观。下一步,市里将考虑把一、二级环卫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市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市住建局局长曹榕庆回答道。

  随着我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困扰着广大市民。对部分改变性质挪作他用的停车场,市政府是否摸清底数,将如何恢复停车功能?市区主次干道和社区街道新增施划了很多临时停车位,有何依据,如何规范管理……仿佛市民肚里的蛔虫,停车问题成为此次专题询问委员们最热衷的话题,在16个选题中,有3个是关于停车的。

  目前,我市共有25个地下停车场被挪作他用,涉及1700个停车位。对此,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赵德胜表示,我市将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理工作。至于在市区主次干道上施划停车位,赵德胜说,这是根据市里相关文件执行的,物价局也根据地段、高低峰等因素制定了收费依据,费用统一交给两区政府,并返还部分用于工作人员保障费用。针对市区停车难问题,赵德胜建议广大市民低碳出行,尽量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那么市区公共交通建设情况如何,是否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我市有哪些具体措施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如何推进市区大型公交站点规划和建设?对于公交智能化建设有何考虑?”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鸿飞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

  “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公交运营服务网络,积极打造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出行模式,公共交通运输能力有所提升,2013年以来,中心城区新增公交线路4条,延伸优化10条,新购置车辆61辆。去年中心城区城市公共汽车年客运总量超过6570.8万人次,市区公交分担率达到20%。在公交场站建设方面,去年以来,中心城区先后建成公交大型场站3个(火车站枢纽、北山首末站、三明学院南站),在建1个(三明公交智能调度中心),新建44个公交停靠站,共计完成投资1285万元。我市积极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市区大多数公交线路已实行IC卡刷卡乘车。今年公交公司将在市区主干线主要沿途站点建设47座电子站牌,目前,东新二路4座智能公交停靠站的主体站台已建成。”市交通运输局调研员林应平随后答道。

  一问一答。你疑惑,我解答;你好奇,我释疑。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和解答,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代表们还针对市区交通拥堵、“两违”工作进展情况、满园春夜市规范、城郊村民住房需求、公厕管理、老旧小区维护、占道经营等内容积极提问。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而相关部门尽心尽责的解答,也让提问者的脸上不时露出笑容。

  今年3月18日,“两违”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区已拆除违法建设13万平方米,腾出违法占地11万平方米。

  2009年以来,市里累计投入800万元,建设17座移动公厕。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市区将新建10座简易公厕,其中8座安置在江滨路、列东街等繁华地段,目前资金已经批复到位。此外,我市还加强老旧公厕的日常管理,去年每座公厕管理经费提高至2万元。

  ……

  从部门负责人回答中得到的这些信息让人欣慰。相信只要上下同心,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

  询问结束后,徐铮作了讲话。他指出,开展专题询问是市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这次围绕市民比较关心的城市管理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询问的方式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对下阶段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徐铮要求,认识要到位,要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等契机,在推动中心城市发展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重点要突出,要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市区交通秩序、“五小”行业、施工工地等方面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城市日常监管,在做好突击整治的同时,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督办要强化,要跟踪监督这次专题询问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督办落实到位,使之真正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市城市管理水平。(杨燕蓉)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主办 :福建省三明市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高岩新村51幢    闽ICP备17014621号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33号

欢迎登录本站 您是本站的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