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人大专题询问 > 2015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题询问 > 询问报道
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如何解?
市区梅岭路、附小、新市北路等部分路段交通高峰期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的现象,原因何在?打算如何改进?有否考虑通过设置单行道、禁止左转等措施来改善拥堵和混乱的问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其实拥堵的路段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江滨路东新三路路口、新市北路广电路口、劲松路路口、工业中路三钢路口、新市南路沙洲路口等路段。造成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这些路段在高峰时段每小时交通流量过大,均超过900辆/小时,如三路路口已经达到2000辆/小时,已达到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标准。其次,这些路段道路路网条件限制造成堵塞,比如主干道直接与支线相连,如广电路口、沙洲路口等,再加上道路承载能力有限,有些路段左转车辆偏多,拥堵的问题就日益严重。再次,有些路段学校较多,接送车辆随意停放,而行人过街设施缺失,如人行天桥、地道等,就容易造成人为堵塞。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市交警支队将加快市区智能交通建设步伐,对达到规范需建设信号灯管控的路口,有计划分步实施,并优化交通组织,推行单向交通、禁左等措施;加强与市规划局沟通联系,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规划,减少繁华街区人车冲突,提高通行能力;加大交通管控,严格执法,对影响道路通行现象,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
徐碧学校交通安全引人忧
正在建设的徐碧学校,学校规划设计的停车位明显不足,机动车停车位仅有143个,按照规划,学校大门口旁设置了临时停车位,接送车辆允许停靠10分钟。但学校大门直接面向新市北路主干道,该校未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与附小极为相似,而附小交通拥堵迄今未能解决。请问,政府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
市城投公司:徐碧学校2013年7月开始建设,今年9月份将投入使用,预计招收中小学生2000余人。学校现设计143个机动车停车位,51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学校员工和学生的停车问题基本能够解决。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徐碧学校与附小不尽相同,因为徐碧学校有一百多个停车位,而附小并没有。至于临时路面停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如交警加大警力,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这样的时速合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最高行驶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而江滨路同方向机动车道是两条,且增设了隔离栏和人行天桥,但仍限速每小时40公里;三明通往沙县三明北站的快速通道上,生态新城路段为双向6车道,中间又有隔离,也限速40公里,造成快速通道不快速。请问上述路段是否具有提高限速的依据和可能?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2009年,江滨路开始拓宽改造,主要依据建设部1991年颁布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90)来设计时速。该规范要求城市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必须按道路类别和级别来确定,而我市属于小城市,规范行车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或者40公里。因此,江滨路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已是该规范中的最高级别了。2012年,住建部新颁布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明确规定设计速度仅与道路等级相关,江滨路作为城市主干道,同时也是我市过境道路,提高江滨路限速等级标准符合新的规范要求,可以按城市主干道每小时40、50、60公里的时速来设计。而生态新城园区道路设计也是按照1991年的标准来设计的,经过调查,市公安局认为该路段在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和道路安全设施等基础建设后,可以按照新标准中的城市主干道来提高时速。
市政府:下一步,市政府会组织公安等部门进行论证,一旦达到可以提高速度的条件,就会着手提高时速。
停车位施划不规范
市区一些停车位施划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在易发生拥堵的路段施划,如梅岭路好多多超市路段、紧挨二中的东新三路路口路段;有些甚至违反施划规范紧挨叉路口、人行道,如市国安局右侧东乾巷道路总长不足50米,且路段上有两个小区出口,却施划多个停车泊位。对此,有关部门打算如何改进?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机动车辆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底,市区小型汽车保有量已达4.09万辆,日均进入市区小型汽车达到2万辆以上,而城区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位明显不足。为了缓解占道停车的现象,梅列、三元两区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对东新二路、列西街、崇荣路等路段,施划了城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2813个,规范市民停车。当初施划时,充分考虑了道路通行安全,但由于市区路段较短等客观原因,存在施划不合理的现象,对于上述存在安全隐患的停车位,局里将督促两区政府进行整改。
公共交通那些事儿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市公交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港湾式停靠站配建不足、高峰期公交车次偏少、公交停车场偏少等。举例如下:市区八中站点,处于主干道,乘车人员密集,却没有建成港湾式停靠站;新市北路麒麟山路段至时代锦园段,高峰期车少人多,等候时间长、乘车拥挤十分普遍;东新五路公交终点站,等候发车的公交车辆停放在五路大桥桥洞下,既不利于乘车安全,也影响交通秩序。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打算如何解决?
市交通局:城市公交中途站分为普通站和港湾站,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普通站或是港湾站建设并没有强制要求,主要依据道路与客流集散条件设置。目前市区共有公交站点303座,其中港湾式站台81座。市区主干道上的公交站点都是和市政道路同步配套建设,部分路段由于规划未到位,并没有预留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建设用地,如八中对面公交站点,经现场勘查,距离人行道只有2-3米,无法设置港湾式站点。下一步,市交通部门将在城市道路、工业园区建设中积极参与规划论证,根据出行需要提出设立港湾式站点的意见,争取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同步建设到位。其次,会同公交公司对公交站点进行全面排查,并积极协调市规划、住建、公安等部门,对现有普通站改建港湾站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具备条件且有必要进行改建的逐步安排改造。
对于麒麟山至时代锦园路段公交车次偏少问题,该局将对运行在这个路段的57路公交车采取加密措施,由原来的10分钟加密为6分钟一班,并根据客流情况,在高峰时段开行上河城至麒麟山区间点对点直达车,方便市民出行。此外,市公交公司将结合列东大桥半幅建成通车,调整优化59路、27路、6路、8路四条公交线路,缓解新市北路市民出行难问题。
五路公交车停车场现有51路、52路等7条公交线路、35辆车在此始发运行,该站由于地块小、满负荷运转,确实存在夜间部分公交车占道停放、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情况。下一步,交通部门将督促市公交公司加强对站点的车辆管理,规范公交车停放。此外,将对原有停放该站的59路公交车调整至贵溪洋公交综合停车场始发,并加快东霞、徐碧、翁墩枢纽站建设,翁墩枢纽站一旦建成,五路站点始发的公交车将逐步分流到那。
交通管理专业化在推进
今年2月,省两办下发了《关于优化市县公安机关效能管理职能配置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4月底前市、县公安机关实行交巡警分离制度,我市这项工作进展如何,调整后市本级及两区交警队伍人员分别为多少?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安局经过积极沟通协调,目前,市编办已经下发《关于三明市市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和职责调整的通知》,同意三明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更名为三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同意梅列交通巡逻警察大队、三元交通巡逻警察大队分别更名为梅列交通警察大队、三元交通警察大队。同时,市公安局决定梅列、三元两区专业交警按100名民警,协警按150名到200名的比例配置。此外,市、县(市、区)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交通巡逻警察大队的巡逻职能划归公安局特警部门,市级及以下交巡警部门统一更名为交通警察支队、大队、中队。县(市)城区由所在地交通警察大队全面承担交通管理职能;农村地区仍保持现有的职能归属,由派出所承担交通管理职能,涉及执法工作的,以交通警察大队的名义实施。
交通肇事赔偿“执行难”怎么办
近年来,法院审理了大量交通肇事赔偿案件,很多人虽然赢得了官司,却拿不到钱,案件出现“执行难”的问题,法院对此有何举措?
市中级人民法院:交通肇事赔偿款执行难问题一直存在,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了不少举措,逐步缓解执行难问题。法院以信息化为着力点,开通与金融、公安、国土、工商等部门“点对点”执行查控网络系统,强化执行财产查控,做到及时查询、立即冻结、迅速处置,最快实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以执行公开为契机,建立“红黑榜”制度,通过媒体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在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失信惩戒,倒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去年全市法院共有20963人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以打击拒执罪为手段,强化执行威慑力度,目前全市法院已向公安机关送拒执罪线索67件78人。此外,法院还强化司法救助,去年司法救助案件中,交通肇事的占了三分之二。醉酒驾驶“再严点”
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醉驾入刑以来,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为从严惩治醉酒驾驶犯罪,确保此类案件的处理能够起到预防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于2013年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市检察院如何贯彻意见?
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从严惩处为主的原则,设置七个条文。市检察院认真贯彻,严格把握法律适用标准,特别是对《意见》中特指的八种从重处罚情形,坚持做到从重从快,无一例外地均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率达到100%。对《意见》规定属于情节一般或者情节较轻的醉驾案件,坚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慎用不起诉权,确保入罪人员罚当其罪。自2012年以来,受理危险驾驶刑事案件2030人,目前已审结1973人,提起公诉1952人,占结案数的98.9%。
停车场配建不足与被挪用的矛盾
市第一医院片区,聚集了医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两馆一宫”等多个大型活动场所,对公共停车需求大,而目前医院及“两馆一宫”配建的停车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相关部门是如何考虑的?再者,虽然我市停车位不够,但却有一些停车场被挪作他用,相关部门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市城乡规划局:新建的“两馆一宫”现有地下停车位220个。按照规划,市规划局将在不影响路面景观的情况下,在少年宫广场规划一个24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此外三明饭店也在规划建设中,计划开发11万平方米,车位将进行高配,按照100平方米一个车位进行配备,届时将会有1100个车位。此外在饭店建筑红线外的饭店广场地下,再规划200个地下停车位,相信能满足这个片区的停车需要。
针对停车场被挪用的现象,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答复说,去年下半年,经过整治,全市被挪为他用的21处停车场,已有14处恢复了停车功能,共计15485平方米,398个停车位。另外7处,由于业主资金投入大等原因尚未整治到位,不过已经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杨燕蓉通讯员张丽琼文)